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围绕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提出了“五个转变、五个更加”的重要原则,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辩证法。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必须坚持好这些重要原则。
阿什拉夫表示,中国提出这一倡议是为了维护全球公共利益。他相信,如果各国能一同践行这一倡议,将有助于减少贫困,打击恐怖主义,最终提升和改善相关国家民众的生活。
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内在要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城市发展理念决定着城市发展成效。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人民城市应当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过去一段时间,有的地方城市工作存在“重物轻人”倾向,比如一些城市越建越大、越建越漂亮,但居民上学、看病、养老难,群众生活不方便。应当看到,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人是主角、是核心,关键就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12个字,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就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不能“见物不见人”,而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意味着城市公共投资要从物质形态转向聚焦服务形态和福利形态,更加注重“投资于人”。要始终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治理全过程,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优化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保障民生福祉,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花几角钱买一份电子版真题,用几块钱换来学长精心整理的复习笔记,或者支付几十元购入保研面试经验包……数字化时代,通过互联网付费交易,从而获取知识资源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罕见。海南大学的李博宁从高中开始为知识付费,在她的“知识账单”背后,既有对“学业刚需”的精准投入,也有对“闲置浪费”的反思,更藏着对知识付费市场规范的期待。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胸怀人类前途命运,回应国际社会期待,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进影响深远的重大实践举措,书写了多边主义新篇章,开辟了国际关系新境界。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理念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进一步回应了全球南方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呼声,顺应了完善全球治理、纠正历史不公的紧迫需求,必将凝聚起国际社会更广泛共识,携手推进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省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成立由25个厅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和27个专家组,分片包市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对各地水源调度抗旱播种、抗旱保苗等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地也积极采取行动,组织人员力量全面开展抗旱。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大学生在知识付费消费中遇到过多种风险,课程内容质量差(42.46%)、虚假宣传(38.15%)、内容更新不及时(21.94%)、售后服务缺失或低效(20.04%)、“霸王条款”或高额违约金(19.55%)等问题时有发生。此外,还有少数受访大学生也曾遇到付费后机构跑路或服务终止、个人信息被泄露、退款不顺畅等情况。
公告显示,在“重灾区”弗拉芒大区,现有48人确诊感染大肠杆菌,其中7人死亡。在瓦隆大区,现有14人确诊感染大肠杆菌,其中1人死亡。在布鲁塞尔首都大区,现有1人确诊感染大肠杆菌,无死亡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