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中国首次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导并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坚持“科学无国界、惠及全人类”,携手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而浦江创新论坛和这一设想的碰撞,让理念得以在更具全球性的舞台上被讨论,也让平台本身获得了对自身更高的阐释。
居住在广州市海珠区的廖晓娜就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陪读经历。其孤独症儿子小东8岁才上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小东就因推搡同学、扰乱课堂秩序等行为被17名家长联名要求退学。廖晓娜与校方及众家长反复沟通,甚至写下保证书,才获准以“特教陪读”的方式,让小东重返校园。
新疆棉花产业的崛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矮密早’模式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关键。”蒋平安解释说,“‘矮密早’即矮植株、高密度、早成熟,结合膜下滴灌,让种植更精准高效。水肥一体化就像给棉花定制‘营养餐’,按需供给,既不浪费又保健康。”
科研的特别之处在于,总是既溯源头,又望未来;或者从某种程度上说,越溯源头,越见未来。因此,浦江创新论坛一方面聚焦策源功能,一方面培育未来产业。多场高规格专题论坛聚焦量子智能、AI for Science等不同领域,邀请了诺贝尔奖、沃尔夫奖、图灵奖获得者等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进行最具思想深度的交流碰撞。同时,一场场聚焦可控核聚变、具身智能、神经科技等领域的论坛,在谋未来创新之路。
据新华社报道,9月14日至15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以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双方积极落实中美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就TikTok等双方关注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沟通。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四是专精特新百强彰显精锐本色,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专精特新百强营收总额达755.56亿元,税后净利润达97.30亿元。97家企业核心技术源于自主开发,76家企业参与了共建联合实验室、产业技术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合作模式。95家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46家企业涉足未来产业。全年申请国内专利3579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72%。
王毅说,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面对当今日益突出的治理赤字,习近平主席呼应联合国诉求和全球南方国家愿望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和支持。中方愿同包括摩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