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网球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网球报告》,2021年全球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有8718万人,中国以1992万人成为全球网球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总网球人口的22.9%。同时,中国网球场的数量也为全球第二,达49767个。网球教练则以11350人位居全球第五。
随着ReelShort、DramaBox等平台在海外市场快速布局,微短剧这一新兴视听形态正加速进入全球叙事体系。根据统计,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投放的海外短剧应用达237款,同比增长近四倍,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2.7亿次。凭借“快节奏、强情节、低门槛”的特性,微短剧在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迅速扩张,推动全球内容消费习惯发生新一轮迁移。然而,在高增速背后,内容产能失衡、版权机制缺位、商业模式不稳等深层问题日益显现。微短剧若要实现可持续的全球拓展,必须从“爆款驱动”转向“生态构建”,在内容、机制与治理层面完成系统性升级。
跨文化叙事的精髓,在于让活化的红色资源与世界产生精神共鸣。抗战精神从来不是孤立的中国故事,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篇章,承载着反抗侵略、向往和平、守护家园的时代意义——这正是人类共同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同样,当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主力的史实,看到国际援华战士的遗物时,自然会将中国抗战与世界历史记忆相联结。这种叙事需秉持“求同存异”的智慧,在讲述中国人民浴血抗战故事的同时,突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协作精神,将抗战精神诠释为追求和平、捍卫正义的人类共同财富。此时,红色资源不再只是“中国记忆”,而是全人类共同历史的一部分。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始终秉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让抗战精神成为不同文化背景下都能理解的“共同语言”,最终实现从资源活化到精神共鸣的深度跨越。
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明星文创”则满足了观众“把文物带回家”的需求。早晨9点,无锡博物院门前的两条队伍,一队奔向展厅看“小粉炉”真身,一队冲到文创区抢购“小粉炉”冰箱贴。无锡站巡展期间,单日文创消费额突破40万元,带动了“盖章打卡买文创”的博物馆经济。
茅台对农业的反哺远不止于此。通过“三免一保”政策(免费供种、有机肥、生物制剂,定价收购兜底),茅台将原料基地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第一车间”。数据显示,茅台高粱收购价较2002年增长460%,年均带动20万农户增收致富。此外,酒糟循环利用形成的“从红粮到酒香,从酒糟到粮田”生态闭环,更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一张看似普通的票根,正成为激活消费的“金钥匙”。从江苏的足球赛场到浙江的篮球馆,从重庆的高铁站到上海的商业街,“票根经济”串联起吃、住、行、游、娱、购等多元消费场景,将单一消费行为转化为更长的消费链条,带动形成更多消费增长新亮点。
据英国政府13日发表声明称:“今天的行动包括英国首次针对俄罗斯总统‘影子舰队’中的船只实施制裁,俄罗斯利用这些船只规避英国和七国集团(G7)的制裁,并继续不受限制地进行石油贸易。”这些新制裁还针对俄罗斯军方的弹药、机床、微电子和物流供应商,包括位于中国、以色列、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的实体。声明写道,英国首相苏纳克在意大利参加G7峰会时宣布了这些新的制裁措施,“这将削弱俄罗斯为其战争机器提供资金和装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