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陈敏表示,黄土高原曾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流失程度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域面积的71%,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曾是“沙土漫天、沟壑纵横”。经过多年持续治理,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消减超过一半,主色调由“黄”转“绿”,绿色版图明显向北延伸。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
麦克斯透露,目前他正在筹备北京的城市景观拼图。此外,杭州、内蒙古等也被列入他的打卡清单。“我要探索中国更多地方,期待着日后画出更广袤的中国。”(完)
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2024年达13529亿元,预计“十四五”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优化。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9月29日电 国新办2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表示,“十四五”期间,在我国经济增速年均5.5%的情况下,全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兰州和乌鲁木齐之前都只有一条跑道,因起降架次多,乌鲁木齐一直是国内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之一。扩建后可以极大缓解这几座机场的现有压力。
“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这14项成果汇集近10年来冷门、“绝学”研究领域的专著、丛书等,分别是:《英雄史诗与口头传统:〈玛纳斯〉史诗的文本形态及史诗艺人的演唱艺术》、《东巴史诗研究》、“梵语文学译丛”(1—12册)、《梵汉对勘与中古译经语法》、《“名词动用”与上古汉语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属性》、《殷墟甲骨断代标准评议》、《天长纪庄汉墓木牍》、《地图史学研究》、《羌语方言研究:语音、词汇》、《西夏文〈大宝积经〉整理研究集成》第一辑(10册)、《藏文古文献〈拔协〉文本标注与语法研究》、《鄂尔浑文回鹘碑铭研究》、《伊利汗国的中国文明:移民、使者和物质交流》、“满语文系列教材”(全5册)。
陈敏介绍说,在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方面,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都把节水摆在优先位置,协同推进重要重点行业领域节水行动,加强灌区现代化建设和改造,实施黄河流域的深度节水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