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兴奋!太刺激!尤其是降落伞打开那一刹那体验最独特!”“α世代”男孩宋斯沫十分兴奋,一路小跑着说。他的母亲分享道,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自己很愿意为孩子这种“体验溢价”买单,这是成长的“勋章”,也让孩子对“人生可能性”充满探索欲。
聊起此次九三阅兵,侨胞们的话语里是满溢的激动。“我很荣幸参加这次活动,也很期待看到很多震撼的场面!”王继成说。从整齐列阵的受阅方阵到彰显国力的装备展示,每一个细节都让他心生向往——这份期待,既是对历史致敬的庄重期盼,也是对祖国如今强盛模样的热切见证。这份憧憬并非个例,而是无数海外侨胞共同心声的缩影:他们跨越山海回到北京,盼的不仅是一场视觉震撼的盛典,更是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亲身感受祖国守护和平、接续奋斗的力量,这份共鸣,早已超越地域与语言,成为海外赤子与祖国同频共振的生动注脚。
按照歌曲的编排,这支歌首先由低沉和浑厚的男声开始演绎“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之后再缓缓加入女声“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彭潇冉说,这个环节像是温暖的叙述,对美丽富饶家乡的思念,但随后重复的两次“九一八”完成了情绪的转折。
如今,1937年7月28日下午2点30分,佟麟阁牺牲的时刻被永恒地凝固在佟麟阁路北口铜质怀表雕塑上。停摆的指针,如同历史的坐标,成为缅怀英雄的时间刻痕。怀表旁,一座书页形状的铜质雕塑上,书写着佟麟阁坚持抗战的事迹。
器械不精,不可言兵。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能打胜仗”的重要基础。2015年“9·3”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受阅方队首次按照作战体系编组。信息化、体系化的新时代军队在歌声中印证着“战必胜”的豪迈誓言。
据官网介绍,四川绵阳是我国重要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邓稼先、于敏等9位“两弹一星”元勋和成千上万的科技精英在这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今年7月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访问香港期间,刘智鹏和刘蜀永曾受邀登舰参观。刘蜀永表示,看到九三阅兵受阅部队军容整齐威严,受阅武器先进高端,和前些时候亲身登临山东舰航母参观的感受一样,“内心极为震撼,列强在中国横冲直撞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认为,作为中国的学者,有信心,也有责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使国家变得更加强大,为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首《大刀进行曲》的嘶吼,藏着我军最刻骨的装备记忆。抗日战争初期,我军武器装备极度匮乏,许多连队甚至“三个战士共用一支枪”,剩下的握着大刀、长矛,在装备悬殊的绝境里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