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看到,粮食归根究底要靠人来种。近年来,不少主产区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同时,愈发重视激发粮农的内生动力。小农户作为种粮主力军,其生产积极性有赖于通过种粮补贴、最低收购价等机制切实保护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一些地方通过组织开展粮王大赛、分层分类培训等方式,引导大户、农场主等主体在粮食单产提升行动中挑大梁。推动各类惠农强农机制和政策持续提升精准度和覆盖面,必能不断激发各类粮食生产主体的积极性。
金秋时节,丰收在望,祖国大地被点缀出多彩的美丽景色。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国多地结合自身农业特色和自然风光优势,积极探索农文商旅融合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秋日活力。
近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分区分类指导,细化实化措施,确保夏播作物种足种满,奠定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本届敦煌文博会上,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香港中乐团等机构举办专场音乐会;美国、泰国、匈牙利等国文艺团体参加“相约敦煌”国际文艺演出……
25年来,老师们像红柳一样扎根在且末,不仅改变了且末的教育面貌,更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尽的生命力。9200多名孩子圆梦大学,其中500多人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更有一批批学子步入工作岗位,成为建设祖国的新力量。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如今的且末,交通便捷,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走进了课堂,一代代学子青年对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力与传承从未改变。
演出由知名华人指挥家汤沐海执棒,来自上海民族乐团的70余位演奏家一同奏响华美乐章。上半场,竹笛与乐队的《湖光》以清丽竹音勾勒西湖粼粼波光;筝与乐队的《墨戏》在旋律中铺展中国书法的黑白意境;琵琶、京胡与乐队的《楚汉》及二胡与乐队的《卧虎藏龙》,从经典作品中萃取意韵;唢呐与乐队的《凤舞》则奏响凤凰展翅、百鸟齐鸣的热烈图景。
新疆地处欧亚地震带,实现安居,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2004年,新疆实施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农村居民住房的抗震问题。得益于这项惠民政策,热合曼一家在2009年告别老旧的土坯房,住进了45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抗震安居房。
教育事业全方位发展。2024年,新疆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南疆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实行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2024年新疆有普通高校63所,较2012年增加24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