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闽台人文社会交流不断深化。闽台民间交流持续扩大,今年1至8月来闽参加各类涉台活动的台胞累计约2.8万人次,同比增长40%。一大批台湾青年来闽实习、就业、创业。出台大陆首部文化领域涉台专项地方性法规《福建省闽台关系档案保护条例》,征集“迁台记忆”等档案文献5.49万件。试点实施台湾业者在闽投资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公司,已引进7家台湾业者。
“扎下根”的基层调研才是深入群众、真抓实干的生动实践。“扎下根”,本意是指植物将根系深深植入土壤之中,稳固根基,以此汲取养分和水分茁壮成长。“扎下根”搞调研,强调深入基层、扎根群众,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就大胆去干”的“樵夫”廖俊波,带头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解决了不少当地群众最关切的问题,把石圳村从“垃圾村”变成了“明星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草鞋书记杨善洲,走遍村庄、踏遍山梁,撸起袖子和群众一起干,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他们用共产党人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深入基层“扎下根”搞调研的内涵和真谛:带着真心真情融入群众,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直面问题,找准症结,以务实举措破解难题。
体育赛事犹如一扇窗口,透过它,人们感受到拼搏的激情、地域的文化和城市的温度。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风貌,无论是现代繁华的都市圈,还是秀美清幽的古村落,只要找准定位、展现真实个性,都可能借助赛事平台释放独特魅力,将赛场上的喝彩转化为对一座城市的留恋。让更多观众因为一场比赛而愿意留下来、慢慢游、深度体验,才是“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深层意义所在。
立足三尺讲台,一堂生动有趣的优质课让学生入脑入心;走进生产一线,一手精湛的技艺引领学生爱上学习技能……对河南省广大职业院校来说,如何引导学校现有在职教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走进生产一线提升技能,转型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是长久以来一直探索的课题。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做“大先生”要立大志。这种志向,乃树立至诚的报国之志。作为教师要有大情怀,争做“大先生”。“大先生”就是要心系国计民生,胸怀民族复兴。他们无论立于讲台还是伏在桌案,思考的是不负人民、不负家国。党和国家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需要瞄准哪个科研前沿,就去攻坚克难。如教师是一棵树,那“大先生”的每一个年轮都绕着国家所需。
“在鱼两面划花刀,放入锅中煎到金黄,要中小火煎吧?再加入野山椒、生姜……”在厨师的演示下,章新和豫鲁一人记录菜肴的步骤,不时追问细节;一人举着手机,把每一道制作过程都拍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