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我的中国家人。”嘉兰惠对老朋友们说,“每次到访中国,我都被中国人民对自身历史的珍视深深触动。我有幸与许多抗战老兵有过交流,也走访了多所学校。年长者会分享他们的故事,年轻人则对那段历史充满好奇。中国对教育的重视,反映出这个国家从未忘记过去的奋斗历程,同时始终坚定地着眼于开创未来。”
在吉林口岸城市珲春,来自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游客伊万在这里自在购物、休闲,还有一些俄罗斯游客则为体验中医理疗而来。每天清晨,黑龙江黑河的早市上,中国摊主们熟练地用俄语吆喝,摊位前俄罗斯顾客挑选着新鲜果蔬,不远处的超市里,中国游客的购物车里堆满了巧克力、伏特加、紫皮糖等俄罗斯商品。这一幕已然成为这座中俄边境小城的独特风景。我们将视线投向更远处会发现,在伊尔库茨克的传统木屋里,中国游客与俄罗斯家庭共进晚餐;在北京胡同的四合院里,俄罗斯游客在学习书法……这些充满“温度”的互动,正一点点夯实中俄两国交往的民间根基:通过亲身体验,俄罗斯游客认识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国游客也感受到俄罗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现代活力。
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科学系统的顶层谋划,也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务实行动。上合组织要坚持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方向,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平、更具包容、更富效能。各方应当秉持“上海精神”,加强团结协作,统筹推进安全、经济、人文、治理四大领域合作,不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随着武器装备的革新迭代,功能集成度越来越高,但是在运输投送时就出现了新的情况:集重装备能否顺利驶过部分路段、宽大的外形能否顺畅通过铁路桥隧?
《吕梁山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与《黄河大合唱》《吕梁英雄传》等同为晋绥抗战文艺的杰出代表。该作品分为《吕梁礼赞》《吕梁牧歌》《吕梁山下》《老百姓总动员》《吕梁情歌》《吕梁山的呼声》和《保卫吕梁山》等7个乐章,赞颂了吕梁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当地人民淳朴善良的民风,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不畏强权、奋起抵抗的坚强意志,蕴含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时代精神。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5000多年,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创造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以后,由于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饱经沧桑磨难,中国人民遭受深重苦难。日本对华持续侵略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历经14年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昭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
应对全球变局的战略突围期。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既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也需应对大国博弈加剧下技术脱钩风险加大的挑战。“十五五”时期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将呈现三重叠加特征。一是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压力。二是科技竞争白热化,我国必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步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三是世界经济复苏动能疲弱、经济周期波动加剧,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不同国家增长分化趋势明显。2025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3.3%下调至2.8%。这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了我国发展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明确了“十五五”时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历史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