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养老托育等领域发展空间广阔,服务消费将逐步成为主导型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
9月26日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26日表示,从2022年起,人社部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个省份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目前,试点范围已扩大到17个省份,在试点地区累计有超过2000万新就业形态人员缴费参保,在制度内实现了应保尽保。
“除了现代化的城市面貌,各民族团结奋斗、年轻一代展现出满满的自信与活力,都非常打动我”,从乌鲁木齐的创业者到喀什的学生,易卜拉欣看到,“全体新疆人正满怀希望地参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地区经济发展使当地民众直接受益,这些发展成果的转换令易卜拉欣尤为赞赏,“在新疆,不同民族的人们和谐地生活和工作在一起,共同推动家乡发展进步。他们的团结和奋斗是推动政府政策转化为实际成果的关键动能。”
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对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提出到2030年,适应学龄人口增长的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机制进一步完善,县中布局更加合理,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机制更加完善,市域内普通高中发展差距明显缩小,优质特色多样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愿望。
“以前都是城里有啥演出,我们就跟着看啥,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点啥,剧团就演啥!”在陕西关中平原的蔡家坡村,村民李大爷看着麦田里上演的秦腔表演,笑得合不拢嘴。这处由西安美术学院打造的“田间舞台”,是优质文化资源精准直达乡村的生动缩影。
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还包括,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2013年,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对新疆的定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定位则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成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表示,这5年,广电视听行业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我国在用户、内容、产业等规模上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大国、网络视听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