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报》报道称,此访将加强埃中两国在经贸、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报道援引埃及投资和自由区总局(GAFI)的报告称,目前有2800家中国企业在埃及开展业务,总投资超过80亿美元。GAFI称,目前正致力于吸引更多中国投资,领域涵盖汽车制造、纺织、电子、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等行业。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随着更多客源地的境外游客得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来到中国,了解、感受中国的开放态度、全球胸怀,旅游企业也将结合更多体验性的文化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出入境游新品。同时,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有着很多华人华侨,单方面免签的推出,在方便他们回国探亲访友之余,同时也可以通过旅游,来看看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文化。
埃及独立新闻媒体Egyptian Streets报道称,李强将与埃及方面讨论扩大贸易、基础设施发展、绿色能源合作和地区安全问题,“埃及不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也发挥着通往非洲市场的门户战略作用。”“这也体现了中国对非洲更广泛的外交接触,及其在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形势下巩固与非洲国家友好关系的努力。”
王毅此行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的历史节点,也是即将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筹备工作的关键阶段,各方高度关注。王毅指出:“中欧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经济体,坚持对话合作,阵营对立就难以形成;中欧选择开放共赢,经济全球化潮流就不会逆转。”这点出了当前中欧关系的核心命题:在全球地缘格局深刻调整、欧洲深陷“安全焦虑—盟友疑虑—发展担忧”三重困境的背景下,如何把欧洲对中国发展的“威胁感知”转化为“机遇共识”,推动双边关系从“战略调试期”迈向“成熟稳定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本次活动以“深化合作、共创繁荣”为主题,旨在加强甘肃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国际友好城市间的经贸交流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甘肃省外事办主任张宝军介绍说,活动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甘肃省商务厅、甘肃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甘肃省经济合作中心承办。自2023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两届,为宣传推介各自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丘智贤表示,两岸同胞应努力探寻共同的历史记忆,重温艰苦卓绝的民族精神。作为黄埔后代,他始终坚信,历史早已证明,两岸同胞同心则民族兴。铭记“七七事变”,并非为延续仇恨,而是要从共同的苦难与抗争中,汲取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完)
持续高温“烤”验,烈日炙烤下的街头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路上行人稀少。应对持续高温,上海各区纷纷出招,全面开启“清凉服务”,为户外工作者和市民群众免费提供休息纳凉的歇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