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智慧医药物流园的运作场景,正是樟树市近年来聚力提升医药流通产业能级的生动缩影。被冠以“中国药都”之称的樟树,自古就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依托这一深厚底蕴,该市近年来持续推进“中国药都”振兴工程,不断提升医药流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全力打造现代医药物流产业体系,全力推动中医药产业规模壮大与品牌影响力提升。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有了全民免票的尝试,经过多方评估,2023年初,南浔古镇决定继续敞开大门,免费开放景区2.18平方公里的古镇街区,正式宣布向全球所有游客永久免收景区门票。
7月9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日前,根据水利部工作部署,黄河水利委员会派出2个工作组,赴山西、陕西部分地区指导强降雨防范和洪水防御各项工作。
更有甚者,不少古镇更被指为“假古镇”、“人造古镇”,千篇一律、批量复制,只有“躯壳”、没有“灵魂”。这类古镇面临的运营压力会更大,甚至入不敷出。这类“人造古镇”如何避免关门的命运?为此,在2025年暑期旅游高峰时节,澎湃新闻时政湃工作室特别推出专题——十字路口的古镇,系统探讨“古镇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
6月14日上午,水利部组织开展抗旱专题会商,分析研判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旱情形势,要求即日起,受旱地区上游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的控制性水库全部进入抗旱调度模式,加大下泄流量,保障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以及规模化养殖和大牲畜用水安全,全力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6月14日15时,水利部将针对河南、河北的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目前维持针对山西、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6省的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并派出两个工作组正在一线指导抗旱工作。
根据《浙江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浙江省地质灾害应急与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应急处置办公室7日21时启动地质灾害Ⅳ级应急响应。有关部门和地区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和地质灾害风险情况,加强会商研判和隐患排查,果断转移危险区群众,强化应急救援准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世邦魏理仕中国区顾问及交易服务部、办公楼负责人张越表示:“未来六个月,上海办公楼市场预计迎来约77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尽管短期内这将增加市场竞争,但我们同时也认为这将有效激活市场流动性,推动租赁交易的活跃度提升。上半年市场已显现出小幅回暖迹象,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TMT和金融领域。展望未来,随着上海2025年产业布局规划的深入推进,各区域有望进一步强化差异化定位。通过精准产业导入策略,持续吸引优质企业落户,从而构建更具韧性的市场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