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们正围绕全区打造成为北纬30度花园城市,推动全镇乡村山上山下协作,开展宜老宜小合作,陆续打造拓展训练基地和暑期托管场地,推出更多食药同源特色菜品。”何继雄说,加快乡村从单纯的生态避暑往健康养生和特色文化传承方向拓展,实现从避暑游走向全年游。
21世纪初,浙江文化遗产保护任务艰巨,“重利用、轻保护”的现象仍然普遍,文物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习近平同志深刻认识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指出“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见证,其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生命力、想象力。一个没有文化遗产的民族和国家,很难说是有真正实力的民族和国家”“悠久深厚、意韵丰富的浙江文化传统,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他还强调,“在建设文化大省中,我们将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宝贵资源”。习近平同志亲自领导部署了浙江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点工作和重大工程。比如,对于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2002年,习近平同志将西湖作为考察杭州的第一站。2003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时指出,“西湖的周围,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又如,对于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习近平同志曾两次到良渚调研。2003年7月,他在良渚调研时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他还曾两次到跨湖桥遗址调研。2006年4月,他第二次来到跨湖桥遗址考察,指出深入研究跨湖桥文化,把跨湖桥文化发扬光大。2006年11月,浙江省文物局《浙江文物要情》公布了关于距今10000—9000年的浦江县上山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习近平同志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与实践探索,充分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问题,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方向。
回头湾是武陵山镇和乐道村的民宿文化示范点,风格各异的“武陵山寨”“星空屋”等8家精品民宿常常全部“客满”。“风光越来越好看,配套越来越齐全。”经营了农家乐9年的乐道村2组村民高应雪乐呵呵地说,“去年收入很不错,今年希望再翻番。”
他带调研组四处参观:“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种质创新实验室、西北绿洲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论设备、论平台,我们腰杆子挺得直直的!可再好的设备总得有人使啊……”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面对面的互动和群体活动在我们的基因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从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围聚在篝火旁,共同庆祝狩猎的成功,分享食物,讲述故事,这种集体活动不仅满足了生存需求,更是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尽管时代变迁,科技进步,但这种对集体活动的热衷依然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
来自美国加州的闫朵朵说:“我去过爸妈的家乡山西,还有成都、北京、西安,看过川剧变脸,爬过长城,参观过秦始皇兵马俑。这些经历让我更想了解中国的文化和风景。这次走进新疆兵团,我非常期待。”
2013年,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对新疆的定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定位则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