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又一重大全球性倡议。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为引领全球治理变革贡献的新理念,是对现行全球治理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和创新完善,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机遇、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南方,本周多地高温将回归。近期,南方高温虽然明显减少,但由于大部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并且伴有较大的湿度,闷热感仍强。明天起,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南方高温将再次增多。到5日,四川盆地到江南大部都将有高温出现,例如上海、杭州、武汉、南昌等地,5日前后最高气温都将冲上35℃高温线。
如今,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从二战胜利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沿街的大面积墙面绘制了各类创意涂鸦,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拍照打卡。暑假期间,街区每天客流量达到约5000人,商铺、零售店的销售额提升超过30%。
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率30%—70%一般被认为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区间。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后期,一些显著特点会集中显现。比如,城镇化速度将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城市发展将转向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阶段;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城市管理能力等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各种“城市病”有可能集中爆发;等等。总的来看,城市发展方式不合理带来的问题将显现,城市边际效用逐渐递减、资源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将不断递增。发达国家大都通过推动城市更新、促进存量调整等来应对这些问题。经过持续发展,我国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市化历程,城镇化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中后期,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9.4亿人工作和生活在城镇。同时,我国在高速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粗放外延式发展方式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城市开发强度过高,人地失衡、空气污染、交通堵塞等“大城市病”凸显,城市发展可持续性受到影响。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纠正盲目扩张“摊大饼”等错误倾向,在认识、尊重并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通过提升存量空间效益、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等措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吃马铃薯的人》 (The Potato Eaters, 1885) ,镇馆之宝之一,是其早期风格的巅峰之作。一系列自画像,记录了他实验不同风格的过程。《向日葵》 (Sunflowers, 1889) ,馆藏的是其著名的黄色背景版本。《黄房子》 (The Yellow House, 1888),以及《卧室》 (The Bedroom, 1888) 为此主题创作的三个版本之一。另一大镇馆之宝《杏花》 (Almond Blossom, 1890) ,是为庆祝其侄子出生而作,充满希望与宁静。
“给我一片荒漠,还你一片绿洲”。这是阿克苏宗宝园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阿克苏苹果科技小院专家牟宗宝的座右铭。作为柯柯牙第一代造林人,年逾六旬的他,依然有着浓厚的种树管树情结。他常常在科技助农活动中告诫年轻人:“植绿不易,守绿护绿更难。要想养孩子一样把树养护好,这是‘生命树’,也是‘摇钱树’。”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称,A股下一阶段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的走势,但需关注短期波动风险。科技自立、内需消费及红利股方向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展望下一阶段,短期预计市场在偏高中枢运行,经历前期上涨行情后,市场或将阶段性呈现震荡整固特点。但当前市场成交维持活跃,资金面持续驱动叠加政策预期升温,为市场行情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