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案件质量评查作为规范监督执纪执法的有力抓手,紧盯突出问题,及时纠偏正向、强力夯基固本。近日,贵州省纪委监委举办案件质量剖析讲堂,案件审理室负责同志紧扣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案件质量评查情况,从案件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相关要求与工作建议三个方面,面向省、市、县、乡纪检监察干部授课。通过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为各级办案工作“问诊把脉”,推动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提升案件质量。
6月1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南北方均有强降雨出现,气象监测显示,广东北部、湖南东南部、江西中东部、安徽东南部、浙江中西部、上海等地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吉林西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雨。
兰州机场T1+T2面积8.9万平方米,去年吞吐量超过1700万人次,可以说不堪重负。乌鲁木齐机场T1+T2+T3面积18.48万平方米,需要承载超过2700万人次的吞吐量。
今年3月,山东官方在回复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关于“大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建议时提及,“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培育18个都市圈。
尽管中国并未采取集中清缴清欠税收等行动,但随着税收大数据广泛应用,网状、系统性税收风险分析取代了此前个人经验点对点分析,税收征管力度事实上在不断强化,税收征收率在不断提高。以前企业偷漏税可能不容易被发现,但近些年通过税收大数据,税务部门会收到企业风险提示,并跟企业确认,不少企业需要依法补缴税款。
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在发展战略、安全诉求和文明交流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合作空间持续拓展。
近年来,中国道教协会重点围绕“化什么”和“怎么化”等问题,引领、指导、推动各地道教界积极探索我国道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将坚持我国道教中国化方向不断引向深入。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带领全国道教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道教界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道教工作中去。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为契机,组织全国道教界深入开展“五史”学习教育、“三爱”主题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增进“五个认同”。二是深入推进我国道教中国化。召开系统推进我国道教中国化研讨会,总结实践经验,凝聚共识和力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中华续道藏》编纂出版工程,继续举办玄门讲经等活动,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推动道教教义思想现代建构。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教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道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制定修订一系列制度文件,规范重要教务活动,不断加强对道教团体、道教活动场所和道教教职人员的规范管理,持续推动道风建设取得实效。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中国道教教育规划纲要(2022-2025年)》,统筹规划道教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国道教学院在人才培养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培养“双通”高层次人才。重视道教院校统编教材工作,出台《关于开展道教院校共享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首次举办坤道研究生班、北京市道教教职人员大专班,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培训班,分层分类培养道教人才。五是弘扬道教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道教思想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返朴归真”、“为而不争”、“齐同慈爱”等思想理念,充分发挥道教在道德教化、健康生活、生态环保、文化传播、对外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探讨道教文化的时代意义,以时代精神激活道教的生命力,实现道教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六是深化对外交流交往,讲好中国道教故事,提升道教国际影响力。发挥世界道教联合会的平台作用,扩大道教的海外影响。发挥好国际道教论坛对促进国际道教界交流合作的品牌效应。不断深化、巩固与港澳台道教界的传统道谊,定期举办联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