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强提到,古人认为,“露水”可入药,可以祛除百病,因而有在白露时节“收清露”的习俗。《红楼梦》中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就用到了白露节令的露。
当晚,活动创新采用“展演+展示”双模式,依托豹街文旅促“三交”特色街区,设置4个表演区、23个精品节目。民族团结主题花车巡游缓缓前行,《民族一家亲》《守望·河湟》歌伴舞轮番上演,各民族特色舞蹈惊艳亮相,生动展现了青海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团结共融的美好生活画面。
“青少年科创是两岸融合的‘软纽带’。”本届展会承办方、扎根重庆的台企负责人邓鸿吉表示,创新不分地域,交流无关距离,青少年的“小发明”里藏着“大梦想”。(完)
资源不足,条件艰苦,但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40年里,作为班主任,刘玉忠用自己的积蓄帮助经济困难学生;作为数学教师,用知识照亮少年前路。学生中,走出了从事科研的博士,也有回到家乡投身教育的新一代教师……
202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指出,四川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的优势和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尽管设施简陋,看病的村民依然络绎不绝,每月接诊500余人次。为改善条件,2020年起,卫生室启动改造,建设围墙、大门、卫生间,并进行院心硬化。“卫生室顺利改造,离不开云南海联会的支持。”朱诚介绍,改造所需总投资17万元,中途却遭遇资金短缺问题。云南海联会了解到此事后,积极联系香港李兆基基金出资5万元援建,用于附属工程建设及设备购置,项目完成。
作为省会城市,西宁近年来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市各项工作的主线,创新探索“五个一”实践路径和“五+N”工作体系,深入开展“多个一”活动,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广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先行先试,在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上挑大梁、勇争先。(完)
活动开始前,西宁7个县区的中医中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美食、文创产品等共富产品早已陈列就绪,“东城·共富工坊”“城北共富市集”“大通护工”共富平台同步展示,直观呈现西宁以民族团结推动共同富裕、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的扎实成效,引得现场人员驻足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