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在中国香港举行。国际调解院是由中国等19个国家共同发起的、专门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国际法律组织。与对抗性为主的司法和准司法争端解决方式不同,调解作为一种友好、灵活、经济、便捷的争端解决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国际社会运用。
法治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2019年5月,季红莉召集一批业务突出、热心公益的青年干警,成立“法的种子”志愿服务队。她说,检察官是法律的播种者,把法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心中,让其生根发芽,就有了希望。
改造老旧小区、建设地下管网、推进城市绿化、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新型城镇化蕴藏着“投资于人”的海量场景。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可新增2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可拉动万亿元规模新增投资需求。
以“价值涵育”引领项目设计,筑牢“大思政课”的价值内聚力。项目式实践的核心在于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具象的行动载体,通过精心设计实现价值认同的深度内聚。一是项目主题聚焦价值内核。项目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将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和卫国戍边等重点领域的现实问题嵌入“选题、设计和实施”的项目全流程。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使命担当的理解。二是项目情境承载价值体验。项目式实践超越传统实践的“体验式学习”局限,坚持“真问题、真场景、真解决”,通过创设项目情境,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悟”,有效打通理论向实践转化、知识向能力跃迁的梗阻。三是项目反思促成价值内化。将结构化反思机制贯穿于项目全周期,引导学生持续追问“为何而做”“为谁创造”“价值何在”。这种主体性的批判反思,将外在的价值规约内化为个体的信仰体系,形成“实践体验-价值澄清-行为固化”的闭环,最终筑牢学生的信仰根基。
纪宁说:“欧美国家的网球市场已逐渐进入饱和阶段,中国被认为可能带来新的爆发性增长点。”他认为,在中国这个网球新兴市场,应更充分地挖掘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这有利于全面释放中国体育经济的增长潜力。”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平台资源“硬核升级”。学院机械工程和仪器科学均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榜单”,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学院拥有“机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冶金装备及其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机械传动与制造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面向产业需求,新建冶金装备智能制造中试基地。
近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港澳区域赛举行,来自20多所高校的学生报名参赛。在人工智能与科技革命深刻重塑就业格局的当下,高阶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已然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大学生如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