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月18日电(记者 张尼)“当前,科技正成为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稳步增收的核心动力。”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国家乡村振兴局原督查专员贾希为日前在北京强调。
国企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这不是终点,而是更具活力的起点。当重组扫清资源壁垒,当机制激活创新基因,国资央企将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更足的底气。
从100家央企的精准布局,到创新成果的“满天星”态势,国有资产的质量更优、“家底”更厚,这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嫦娥六号、梦想号、奋斗者号、深地一号等一批大国重器捷报频传,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领域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克,C919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持续擦亮中国制造名片,九三阅兵中系列新域新质作战力量震撼亮相。
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巩固,人民群众生活中还存在不少急难愁盼问题。拿住房来说,城镇化进程中,大量老旧社区亟待维护改造;再看养老领域,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但养老护理人员缺口较大,养老服务供给仍需加强。民生需求是最真实、最迫切的市场信号。只有尽力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才能充分释放消费潜能,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1999年,内蒙古第一条穿沙公路建成,南起鄂尔多斯市锡尼镇,北至巴彦淖尔市乌拉山镇,库布其沙漠“沙进人退”的历史开始逆转。25年后,这条公路总里程达4247公里,两侧绿化带像绿色绳索,将沙漠牢牢固定。
大学生进技校学技能,看似反差,背后折射的是广东产业升级过程中,对人才需求的真实变化:在新一轮产业变革里,既有纵向专业深度、又有横向技能宽度的“π型人才”需求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