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快完善。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经累计调水突破8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到1.85亿人,这个工程已经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同时,我们大力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快推进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这个工程是2022年开工建设的。另一方面,着力构建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部门间、流域上下游间的联动,协同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泰国高校、孔子学院、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中泰媒体、社会团体及企业等500多人参加。许兰指出,“汉语桥”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中文赛事,泰国赛区作为全球最大的海外赛区之一,长期以来在赛事组织、参赛人数及社会影响力方面位居前列,充分体现了泰国青少年对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促进了民心相通,为各领域合作注入了源源动力。
2013年,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对新疆的定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定位则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对西北城市来说,机场的作用尤为重要。西北不沿海,也没有内河航运。依托铁路和机场打造枢纽,形成开放门户,无论对区域还是全国而言,都具有经济与战略的双重意义。
当天,主办方还安排了“车尘马迹”展览现场参观。该展览自今年5月开幕以来,受到哥伦比亚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与积极评价。展览通过丝绸之路的文物复制品、图像资料及沉浸式视觉呈现,系统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交通方式、商贸交流与文明互鉴。当日,讲解员用中文和西班牙语为观众详细介绍了展品内容,帮助现场嘉宾更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所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价值。
得益于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出新绩,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自2009年起在贵州成功举办了12届。10余年来,论坛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热点问题的关切,搭建了全球生态文明国际交流合作桥梁,打开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机遇门户,开辟了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共赢路径,成为推动全球生态文明转型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随后,网络名人媒体一行来到定襄县宏道镇,这里坐落着晟龙木雕古代建筑模型展示馆,是全国重要的木雕古建筑模型生产基地。在这里,山西的应县木塔、华严寺、晋祠圣母殿以及中国四大名楼等不可移动的古建,变成可携带、可拆组的木雕模型,让大家可近看、可触摸、可互动,一站式了解木构古建筑代表。
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