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东部的汪清县,另一张产业名片同样耀眼。汪清黑木耳年栽培总量6.5亿袋,产量3.5万吨,产值达34亿元。全县近200个行政村中,有124个是木耳种植专业村,近4万人从事相关产业。
幸福驿站也为村里劳动力提供了就业。1994年出生的曲尼卓玛,今年3月来到驿站工作。她的两个孩子在村幼儿园上学,为兼顾小孩养育,她选择在家门口就近工作。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人口大国,发展绿色能源需求迫切。乌兹别克斯坦工商会副主席拉苏洛夫表示,乌兹别克斯坦正在积极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开展能源合作,包括太阳能电站项目和绿氢项目等。他期待未来上海合作组织制定绿色能源发展路线图,建立绿色标准平台和绿色项目基金,并加强同国际组织等多边机构的合作。
他们是风雨无阻送上舌尖美味的外卖骑手,他们是辛苦奔忙送货到家门口的快递小哥,他们是不分昼夜安全抵达的网约车司机……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快速发展,广大新就业群体为百姓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从整体来看,江浙地区在古镇保护与开发方面普遍做得较好,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基础雄厚、旅游业起步早、市场成熟度高。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的旅游热度较高,使得古镇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和可持续运营能力。相较之下,西部地区由于资金投入有限,部分古镇虽保持了较好的原生态风貌,但在知名度、游客量和经济效益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数字化发展,中国供应链的成本优势也越来越显著。展会上,多家外企高管提到了在华“灯塔工厂”。截至2025年1月,全球“灯塔工厂”达189家,其中中国有79家、占比42%,数量居世界首位。以法国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为例,它的供应链自主决策支持系统将准时交货率提升30%,显著优化了企业的库存管理成本。
据广东省林业局介绍,广东以湿地保护宣传周为重要宣传节点,依托湿地公园、小微湿地、湿地学校等载体,挖掘岭南水乡历史与传统生态智慧,进一步建立健全“硬件+软件”相结合的湿地宣教体系,积极打造特色湿地文化品牌,实现生态保护与地域文化传承协同,推动湿地知识覆盖家庭、校园及社区,构建全民参与的湿地保护新格局,助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
在活动室,78岁的白玛躺在按摩椅中享受按摩服务。她告诉记者,儿子平日在外上班,她的一日三餐都在驿站。娱乐休闲之余,她对按摩椅很感兴趣,每天都用1个小时疏通筋骨。和记者交流时一次按摩结束,白玛熟练地在操作屏上再次按下启动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