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对新疆的定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定位则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据《霞浦县志》记载,1895年,英国传教士在当地设立教堂、创办学校与医院,并于每年圣诞节组织足球活动,这被视作福建现代足球的起点。
不久前,一年一度的青海藏毯展览会在西宁举行。展会结束后,不少国外客商慕名来到当地实地考察,在一家工厂,记者就遇到了几位俄罗斯客商。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防止“内卷式”竞争既是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防止“内卷式”竞争问题,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此后,党和国家多次对防止“内卷式”竞争作出部署。从去年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再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这一系列重要部署层次清晰、靶向明确,为破解相关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
沉甸甸的夏粮答卷,意义已远超一季收成。从一粒小麦,人们看见了精准治理升级、数实融合引擎和全链循环生态,触摸到了更具韧性、更高效率、更富活力的经济基本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份来自田野的底气,将助力中国经济巨轮在新航程中破浪前行。(常 钦)
由此看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全链经济”模式正在各地各行业不断构建,这正是中国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来源。这条链条的形成,意味着农业的稳定,能够为工业和服务业提供支撑。它为下游的食品加工、餐饮零售提供了稳定的成本预期,有效对冲了输入性通胀风险,稳住了物价,坚定了消费信心。这种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良性循环,让经济的根基深植于更具协同效应的产业生态之中,这正是中国经济抵御外部风浪、保持内生动力的关键。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