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兰州大学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锚定“中华水塔”青藏高原、“母亲河”黄河等重大国土资源的生态环境问题,充分发挥地理学、草学、生态学等学科优势,持续产出前沿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为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贡献力量。通过选派干部驻村、实施青贮饲草项目、扶持打造中草药全产业链、实施医学医疗组团帮扶等举措,走出了一条从人才、智力、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综合推进的常态化特色帮扶模式。
在秘鲁安第斯山区,羊驼毛制品是当地人重要的收入来源,马马尼一家也不例外。马玉霞仍记得,初遇马马尼时,他和妻子正在大街上摆摊售卖羊驼毛手工制品。
如今,他带着课题组的年轻人继续奋战在棉花育种研究第一线。“育种工作传承性很强,既要耐得住寂寞,也要有定力。不是没有赚更多钱的机会,但既然选择了,就要从头干到尾。”
三是注重精准施策分类帮扶,稳定了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盘。“十四五”期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22年起每年超千万,这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务院每年专门开会部署,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出台政策文件,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向,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拓宽就业渠道,稳定青年就业局势。同时,对以务工为主要收入的近3亿农民工,人社部坚持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双向发力,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加大劳务品牌培育,农民工就业增收之路越走越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保持在3000万以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旭代表近80国作共同发言,指出当前多边主义遭受严重冲击,各方应通过联合国80周年改革提高效率、简化程序、消除重复、加强透明度。
各地各部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畅通文艺与乡村紧密结合的路径。浙江率先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系统性遴选1500余名优秀文化人才派驻乡镇、结对村;江西实施“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清华大学等牵头成立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艺术建设专项委员会”,吸引全国75所院校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更好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
1950年,《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正式出台,新中国拉开了系统治淮的序幕。彼时,130多万名建设者凭锹挖肩挑,仅用88天建成苏北灌溉总渠,为淮河打开了第一条人工入海通道的雏形。
3.新邵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原局长何效周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2018年至2025年,何效周(非中共党员)多次违规接受私营企业主在公司内部食堂安排的宴请,相关费用由对方支付;多次违规收受私营企业主、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礼品礼金。何效周还存在其他违法问题,2025年8月受到撤职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