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传统咖啡冲煮方式源于东南亚华侨。20世纪50年代起,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余名归难侨陆续被安置在万宁兴隆,他们在垦荒拓殖的同时,也将喝咖啡的生活习惯带到万宁。自此,兴隆开始大规模种植咖啡,逐渐形成了咖啡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七夕”的节日习俗丰富起来,乞巧当时已成为七夕的核心习俗,不仅继承了汉代的穿七孔针和“曝衣”,还以瓜果祭牵牛、织女。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说:“是夕,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符为应。”
从投资端看,“两新”政策正深刻重塑产业发展格局。大规模设备更新不仅直接拉动了投资增长,更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中发挥关键作用。数据显示,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很多存量资产陆续进入报废和更新高峰期,设备更新的市场规模每年可达到5万亿元以上。2024年,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能源电力、老旧电梯、海关查验设备、用能设备、回收循环利用等12个领域4600余个项目,推动设备更新。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资金规模增加至2000亿元,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设备更新和工业软件升级。
赵尚志、左权、彭雪枫、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无数人以血肉之躯,挺起了中华民族的铁血脊梁。
吉尔吉斯斯坦的苹果今年大丰收,当地果农们笑逐颜开。品种多样、色泽鲜艳、多汁可口的苹果不仅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还大量出口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当地苹果的丰产,得益于中吉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
一纸命令,令人动容。1942年,日寇“扫荡”,又逢大旱,很多百姓以树叶充饥。晋察冀军区为此发布了一道独特的命令——“树叶训令”:部队所有伙食单位必须到15里以外采摘树叶,村庄附近的树叶要留给群众吃。
加强基础性建设,增强传承的可持续。利用现代新技术对原始物证、抗战遗址等进行抢救、挖掘、修复和保护。比如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搜寻保护抗战将士衣冠冢、墓地、遗骨遗骸并系统规模化展陈抗战英烈事迹。运用人工智能复原抗战遗址,情景模拟抗战大捷,完善抗战影像和历史图谱。建立全面立体的抗战资料数字馆,充分发挥抗战家书、口述历史、老兵访谈等功能,用抗战心灵史深度呈现抗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深入具象化地展现党性的光芒和人性的可贵,把政治认同内化为情感认同。统筹抗战路线体验规划和场馆建设,强化新媒体新技术运用,把抗战教育场所营造为感人至深的“精神磁场”,让观众与历史“对话”,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
今年春暖花开时节,张东与团队成员再赴示范园,为当地果农开展苹果园春季管理技术培训。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师生实地调研,热烈地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