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改善生态,植树造林也需要薪火相传。”如今已是阿克苏地区林草局林业发展保障中心高级工的艾斯卡尔·依马木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的阿克苏地区,像他家这样代代相传、全家上阵参与荒漠绿化的家庭数不胜数。
全球治理倡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有益补充和创新完善。回望历史,全球治理是在国际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进程中产生的,也应随着国际格局和形势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当前,百年变局向纵深演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未能充分体现,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空前突出。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强权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严重冲击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国际社会面临的问题挑战更趋复杂多元,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立足国际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反映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国际政治现实,是弥补治理赤字的应有之义。全球治理倡议高擎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旨在增强全球治理体系的执行力与有效性,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服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更好弥合南北发展鸿沟,更好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新华社快讯:9月2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见面会,请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清之子小林阳吉,法国医生贝熙叶之子贝石涛,苏联元帅瓦·伊·崔可夫之孙尼·弗·崔可夫,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弗里·格林,英国友人大卫·柯鲁克、伊莎白·柯鲁克之子柯马凯等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介绍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认识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初秋时节,山西长治襄垣县古韩镇八里庄村绿色庄园采摘园内,紫红色西梅三个一簇、五个一团地挂满枝头。园子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村民采摘、分拣、过秤、打包,每一个环节都透着丰收的喜悦。
长三角地区:9月上半月,受副高压控制,区域空气质量整体良至轻度污染。其中,1—2日,受低压槽影响,有降水,区域空气质量整体以良为主,北部局地轻度污染;3—6日,受副高压控制,区域中北部空气质量良至轻度污染,南部优至良,局地轻度污染;7—10日,受副高压控制,有降水,区域空气质量整体以良为主,中北部局地轻度污染;11—15日,副高压控制范围扩大,区域空气质量整体良至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O3。
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是推动城市高标准更新、高水平运营、高效能治理的重要基础。过去一段时间,有的城市发展比较重视经济目标,而缺乏长效规划和治理运营,存在重建设、轻治理的倾向。比如,一些城市聚焦大广场、宽马路、高楼群等,产生了“半拉子工程”;一些城镇大拆大建,导致城镇文化特色逐渐消失,不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应当看到,城市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有机统一。坚持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加强精细化治理,能够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宜居性。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就要转变城市工作重心,从更多重视前期建设转向更加重视治理投入。只有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精细化治理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韧性,才能真正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实现城市发展从物理空间扩张向社会功能优化的根本转型。这也是对城市建设者和治理者的政绩观的检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表示,作为实体经济的经络,物流的供需情况在回升向好,反映出整个实体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