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开展国际气候合作。2016年以来,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新能源企业为全球市场提供了80%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推动全球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超过80%,风电成本下降超过60%。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这次交流平台十分难得,既能了解当地的项目政策,也能认识新侨商,促进彼此交流。”山东省侨商联合会会长吴立春表示,他此前已在教育、投资、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与多家华商企业开展合作,目前深耕智能智造领域,下一步,计划就职业教育人工智能方向与相关企业深入开展人才交流合作。
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团结全球南方。10多年来,中方同数十个全球南方国家围绕构建命运共同体发表行动计划、联合声明等文件,共建多边命运共同体基本实现对全球南方国家集中连片区域全覆盖。中方还持续深化同全球南方国家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平台的团结协作,深度参与金砖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建设,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在中方助力下,雅万铁路圆了印尼人民“高铁梦”,中国杂交水稻丰富了非洲人民的“粮袋子”,中拉卫星合作成为高技术领域南南合作典范。
高端的底气来自于纯手工生产工艺。瑞士阿尔卑斯山脉350年树龄的云杉、印度玫瑰木、非洲乌木、与飞机同源的航空铝材,在百余名工匠手中经历200多道工序淬炼。桐馨乐器对工艺的严苛要求赢得了国际制琴名家的青睐。
马朝旭表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利己主义和保护主义,打破了个别国家唯我独尊的霸权思维,反映出中国对人类发展方向的独到见解,对于推动各国团结合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具有重要意义。很多国际人士表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了国际社会的心声”,“为世界带来和平、发展和希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华南抗战在中国南大门树起了一座坚实的屏障。”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处长安娜分享了一组沉甸甸的数字:东江、琼崖、珠江等7支纵队活动范围遍及广东70多个县和广西部分地区,作战3000多次,牵制日伪军15万人,开辟根据地和游击区9.7万平方公里。(完)
潮龙起举例说,以华侨为主组建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在3年多的抗战中,与敌人战斗340多次,粉碎大规模围剿十多次,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菲律宾华侨组建的华侨抗日游击支队转战14个省,进行了260多次战斗,缴获大批武器装备等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