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8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8月29日是中国传统七夕节。随着传统七夕佳节日益临近,长沙的街头巷尾已悄然弥漫着浪漫的气息,不少市民计划通过赠礼、约会等方式,向身边人表达心意,“浪漫经济”随之升温。
“烂缦”二字是胡同改造的灵感源泉。改造团队深挖地名背后的故事,结合法源寺丁香诗会的历史底蕴,将胡同定位为“烂缦花街”。宣房大德公司副总经理刘红征介绍,公司在改造之初便重视胡同的文化挖掘以及后期发展的潜力,定下了“文化彰显、百姓宜居、生态绿色、智慧高效、代际传承”的目标。过程中,以花为核心装扮胡同并升级基础设施,同时引入年轻活力的小店,在传承胡同历史的基础上,让居民、游客和商户一同续写新的“烂缦”故事。
在《唐国史补》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故事更早的版本。在这里,李八郎一开口唱歌就被人们认了出来。而在李清照的版本中,李八郎唱完一整首歌才被人们认出来。李清照显然是要突出李八郎的歌唱所具有的动人心魄的力量,让故事更加富于戏剧性。
“有些地区出现了多个国际航空枢纽的格局。比如华南的广州、深圳,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西北的西安、乌鲁木齐。但与成渝不同的是,西北地域辽阔,西安与乌鲁木齐距离非常远,两个枢纽生态位截然不同。”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生态变好的同时,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现在不用出去打工,家门口就能挣钱。”苏喜明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光是参与光伏区的种草、种树、植被养护,一年一人就能挣5万到6万元。更实在的是,项目覆盖的450余户、约1200名村民,每人每年还能拿到近1000元的土地流转费。“农民变股民,荒地变金山,这话一点不假。”苏喜明笑着说道。
长沙晚报8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佘倩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8月29日的七夕佳节,长沙各大景区、主题公园精心策划一系列特色活动,从璀璨焰火到国潮婚礼,从清凉水仗到甜蜜互动,全方位为市民与游客打造浪漫约会场景,让这个传统节日充满爱意与仪式感。
胡同的蜕变藏在花影摇曳间。作为紧邻法源寺的老街区,这片不足0.3平方公里的地界,曾是文人笔下“烂缦春光”的所在。百年前,清代文人雅士待四月丁香诗会散场后,常会沿着这条胡同慢慢踱回家,衣襟上沾着的花香经久不散。只是,后来私搭的棚子占了半条道,电线在头顶缠成乱麻,雨天踩过水洼时,人们快要忘了脚下青石板曾印过诗人们的屐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