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冲突和对抗系统性破坏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侵蚀生产力发展的根基,阻碍人类社会进步。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战争带来摧毁,和平促进发展”。
2019年,马瑞还是一名教师,对面点制作一窍不通。“我那时候完全不会做饭,连和面都不会。”她在采访中笑着说道。一次偶然,她和婆婆在电视中看到山东王各庄村靠做花饽饽年产值上亿的报道,婆媳俩便动身前往山东学习。
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也历来是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是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和执政党党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大国。
今年2月17日,一场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再次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5月20日,中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以法治助力民营企业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有关部门主动作为,出台系列务实举措,强化法治保障合力。
“西南联大旧址有一个展区,细致呈现了当年师生清贫却坚韧的生活:闻一多靠刻章贴补家用,教授们卖花、做墨水……我站在那些文字说明前,突然意识到:原来他们过得这样难。但奇妙的是,这种‘艰难’在汪老的文章里几乎看不见一丝痕迹。他笔下没有抱怨,没有沉重,在他的文字里,只有防空洞外的雨声、菌子的香气、街边小摊的热气,他就是这样一个总能在困顿中打捞出一束束微光的作家。”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向上的发展势能正拉动着上百条产业链共同跃升。车身上更轻更薄的手撕钢、超强钢,带动我国优特钢产量在过去五年里增长超过30%。每辆车上超过2000片的芯片需求,推动着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发展;而汽车生产车间里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设备,正不断走进手机、家电和高端装备的生产线。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业已跃升至我国第一经济支柱,产业链上、下游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比重的10%。
2013年,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对新疆的定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定位则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首先,加强准入管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全面落实分区管控制度,严把“两高”(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准入关,将环评审批权限上收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实施台账式管理。“十四五”期间,全国“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的环评数量不断增加,2025年上半年两项同比分别增长44.4%和31.3%。另外,据初步统计,“十四五”以来共审批电子信息制造类的高技术产业项目环评文件1.46万个,涉及总投资6.28万亿元,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