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稳产保供有力,市场消费总体稳定。不过,聚焦到一个个具体的场景就会发现,消费者常常挑花眼也未必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而生产者却在苦恼“好货难出山”“优质难优价”。这些现象反映出当前农产品供需错配的结构性矛盾。其中,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不充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受到广泛关注。
经过激烈角逐,邢益胜、张隔俊分别以32分55秒和39分45秒获得10公里组男、女冠军。邢益胜是来自高淳区的一名消防队员,平时月跑量500公里左右,坚持跑步十多年,他说:“今天参加十五运的预热活动非常兴奋,全运会现在也是我们大众的舞台,很期待以后有机会参加大众组的比赛。”
“剧场作为综合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地运用各种媒介,不同的戏剧样态不断地拓展戏剧的边界。这一次,希望你们能创造观众前所未见的,甚至你们自己也不曾预见的东西。这是一个种子,它可能会非常不完美,但是它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在培训营收官时,肖竞对学员们如是说。
按照“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十四五”时期,国家一直在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目前,在全国已设置13个类别26个国家医学中心,建设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许许多多像陈慧这样的患者从中受益。从今年开始,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开展医疗巡回服务,有望实现所有医疗卫生资源薄弱县全覆盖。
作为我国高原浮空观测领域的关键装备,“极目一号”具备大载重能力、超长续航时长、强抗干扰性能及对复杂环境的高适应性等核心优势。自2017年起,浮空艇已在青藏高原的鲁朗、纳木错、珠峰、双湖、可可西里、塔什库尔干等核心区域先后开展系统性科学观测,并于2022年升空至海拔9050米,突破同类型浮空艇升空观测高度的世界纪录,成为体现我国浮空观测领域自主创新水平的标杆产品。
由复旦大学法学院与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的此次“中国法暑期班”,紧扣“中国法治现代化”“中外法律体系比较”“涉外法治协同实践”三大前沿议题,以“理论+实践+文化”融合模式,为师生们提供沉浸式中国法治体验。项目开设《中国宪法学》《认识中国法》《中国法律文化》《中国商事仲裁》等核心课程,由国内知名法学专家担纲主讲,系统阐释中国法治理论根基与最新实践成果。
2024年,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5年获评“全国最美教师”。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各族人民的信任成为他们不竭的动力。
民建北大委员会则集全会之力将跨学科智慧转化为政策提案。主委孙卫玲介绍,民建北大“城市发展论坛”紧扣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每年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主题。2025年以“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论坛成果,直接转化为多份政策提案。“我们参考民建中央、北京市委员会等年度重点,让论坛主题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该论坛两度斩获“同心奖”等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