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4年发生在深圳坪山东江纵队纪念馆的一幕场景:一位美国老人在一面布满岁月斑驳的三角旗前久久伫立,感慨万千。”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主持人吴庆捷说,这位老人是美军第十四航空队飞行员克尔的后裔大卫,此次,老人捧出一块记载着历史的“血幅”赠给纪念馆,“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十二个字力透布帛。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东江纵队先后营救了8名盟军飞行员,救援行动促成双方建立了紧密的情报合作。
当前,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习近平主席几乎遍访周边国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后首次出访均选择周边国家,引领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进入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我国同周边多国宣布携手共建双边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同中南半岛、中亚国家在双、多边层面实现共建命运共同体全覆盖。
天津港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互联互通的一大范例。2024年,经天津港的中欧(亚)班列承运粮食、汽车等货物超6万标箱,其中承运汽车及配件约1000标箱,大批区域特色商品通过天津港与亚太市场紧密连接。
《印度时报》评论称,莫迪时隔7年再次来华参会,原因在于他认为此次参会意义重大,且中国的支持对印度明年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也至关重要。
“如今,上合组织被视为促进地区稳定与合作的重要‘稳定器’,其成员身份也被认为具有重要意义。”努尔加利耶夫说,“尤其是在推动全球多边合作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参与到中方倡导和推动的合作进程中来。”
据俄新社8月27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当天表示,普京总统即将对中国进行的访问“史无前例”。普京总统将出席此次峰会,峰会结束后,普京还将参加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
马朝旭称,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亲自擘画,亲力亲为,亲自开展亮点纷呈、高潮迭起的元首外交,共出访55次,往访72国,足迹遍布五大洲,接待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外国元首230多人次。
“对地球发展与演化历史的认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资源。不仅是推动人文社会与科学发展的关键动力,更是促进自然科学与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地质学家、俄罗斯科学院迪登科院士说。本次会议不仅聚焦化石保护与地学旅游的前沿议题,更通过中外专家的深度交流与实地考察,进一步推进国际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地学旅游融合发展,为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注入新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