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对新疆的定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定位则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
对抗旱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就抗旱播种、田间管理、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提出要求。严格落实以气象预报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组织相关部门滚动开展旱情会商,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省级抗旱应急四级响应,14个省辖市先后启动本地区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全省进入抗旱应急状态。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数字金融领域有许多热点问题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如技术创新与金融安全的平衡、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全球化视野下的合作机遇等。”金海说,本次大会旨在汇聚全球智慧,探讨数字金融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新模式,为行业搭建一个开放、共享、合作的交流平台。
张先生说,因为网球人群的增多,网球运动关联经济也更加活跃。球衣、球袜、球包以及打球的各种装备和周边产品,包括网球训练课都在走俏。比赛数量的增加,更是提升了各地运动场馆的利用率。
融通虚实,以数字技术赋能深度体验。数字化浪潮之下,文旅融合需处理好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的关系。“虚”代表着运用数字技术打造的虚拟生态体系,包括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立起来的沉浸式场景、景区数字孪生镜像及各类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实”是指实体资源的本体价值,其重要特征是不可复制的真实性、在地体验的仪式感和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二者并非替代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有机整体。通过虚拟体验,打破时空限制,让云端漫步敦煌莫高窟、指尖尽览千年壁画成为可能;实体体验,为虚拟内容提供素材,也因数字赋能而更具感染力,强化沉浸感。这种融合正推动文旅产业加快转型,即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单一观光向体验互动升级,从封闭运营向开放共享演进。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它每一次响起都只属于当下,但它又必然与传统相连,并且等待未来的重新聆听和理解。”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介绍,今年音乐节的重头戏之一是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在中国首演。此次演出汇聚国际一线阵容,当代戏剧巨擘约翰·西蒙斯担任导演,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领衔,男中音歌唱家罗宾·亚当斯、女中音歌唱家玛格达莱娜·霍夫曼,以及男高音歌唱家迈克尔·沙德联袂献声,以顶级艺术水准呈现这部展现细腻人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