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机制建立于2022年,旨在集聚优势科技资源,布局全球科技竞争新赛道,以“科创+产业”为引领,用“重兵合围”战术尽快攻克“卡脖子”问题,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2024年发布了41项重点揭榜任务,首次将未来产业纳入支持领域;今年3月,沪苏浙皖四省市科技部门又联合发布通知,开展2025年度联合攻关需求征集工作。
光华镇光华村村民王鹏的生活发生新变化,源自其以租赁15亩土地的形式入股当地的蓝莓合作社:每年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收到合作社的盈利分红。此外,他还可以在合作社干活,又多增加一份收入。
“从纲领式条分缕析呈现信息,到绘声绘色分享故事,讲解方式只有不断更新,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听众的需求。”张一说,“讲解员不能只做革命历史的讲述者,更要努力成为传播者、传达者。”
这里属于吉林省通化市哈泥河水源保护区,这条河是通化市区近50万人口唯一的饮用水源。历史上,哈泥河流域曾面临水源保护与经济发展难以平衡的困境,高效生态蓝莓产业的兴起,开拓出了一条“绿富同兴”的新路。
在陕西西安,调研组走进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长百新市社区商业中心,对其中的社区工坊、老年人棋牌区、共享厨房、居民服务站等顾客空间进行实地走访,了解社区商业经营理念、运作模式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
从需求侧升级到供给侧改革,从技术破壁到文化赋能,中国企业不断书写崭新故事。当有效需求与优质供给形成良性循环,中国制造必能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无限可能。
西藏自治区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强吉村是西藏“古建活化+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近年来,西藏通过政策引导与社会力量参与,推动30余处文物建筑转化为博物馆、非遗工坊等公共空间,形成“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此次国际旅行商实地踩线,将推动“藏源文化体验”等主题产品纳入全球旅游线路,助力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依托哈泥河水源保护区的优良生态,通化禾韵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下称“禾韵公司”)建成了7500亩标准化有机蓝莓种植区、1万吨蓝莓收储加工基地和年繁育200万株良种的繁育基地,形成了集种植、加工、繁育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