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杨先生来说,除了交通不便外,日常生活中最大的不便还在于无法坐电梯,“高楼层根本去不了,在电梯里只要看见电梯门缓缓关上,心里就开始不舒服。”
最使我发生兴趣的是每期都有“漫画界消息”“编辑室谈话”“工作通信”,记叙各地漫画家们的抗战行踪,这些记录是现在研究我国漫画史和漫画家的绝好线索。漫宣队抵达武汉后,大批漫画家从各地赶来,特伟先遣武汉,又被派往广州;光宇、正宇和丁聪由上海赴香港,住在西环学士台10号;鲁少飞则滞留沪上,时在广州的黄苗子“飞嘱”其从速离沪。第6期上的《来到武汉以后》,是文化界人士的感受留言,其中有史东山、白朗、光未然、路易士、阳翰笙、杨朔等人的文字,诗一般的语调充满沉重辛酸,更多是热烈和感慨,也是战时后方生活的记录,读来尤显珍贵。
“铛、铛、铛……”每个开馆日的早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和平大钟都会准时敲响。钟声回荡,是勿忘历史的警醒,更是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深知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矢志不渝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大道同行,和合共生。中国将与各国一道,共同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为人类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救亡漫画》办得如日中天之时,鲁少飞、王敦庆、张光宇等又筹办《漫画导报》,声称“努力完成中国漫画运动在这伟大的时代开始后的建设使命”,发表漫画家的代表作,探讨漫画艺术理论,披露大家的消息。可《救亡漫画》仅生存了55天,战争形势急转直下,抗日将士忍痛撤离闸北、沪西、南市、浦东。而坚守在租界里的漫画家们,在租界当局调整治安的布告以及日寇、汉奸的直接迫害,已失去抗敌行动的自由,几经筹备的《漫画导报》也流产了。叶浅予与鲁少飞紧急磋商赴外地继续战斗。
演出在交响乐团与合唱团共同演绎的《黄河船夫曲》中拉开帷幕,磅礴的气势点燃全场。随后,合唱《在太行山上》《沂蒙颂》《南泥湾》等经典曲目轮番上演,深情的歌声诉说着军民一心、共御外敌的坚定信念;童声清澈的孩子们献唱《如愿》,为演出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原创歌曲《李林,一面鲜红的旗》,致敬漳州抗日华侨女英雄李林,展现了先烈们的英勇无畏。香港长春藤合唱团带来的《东方之珠》,则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眷恋。民乐合奏《抗战歌曲连奏》以独特的民族乐器音色,唤起对历史的深沉记忆。混声合唱《不忘初心》映照百年征程初心如磐;《水润中华》以灵动旋律勾勒祖国秀美山河;《龙的传人》让民族自豪感化作沸腾的声浪,在每个听众心中激荡。最后,全场齐声高唱《歌唱祖国》,雄壮的歌声响彻剧场,将气氛推向最高潮。
“日本投降矣!”1945年8月15日《大公报》头版,五个超大号铅字力透纸背。9月2日,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军舰上,同盟国举行了日本正式投降的签字仪式。胜利的消息传来,中华大地沸腾了,中国人民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9月3日,毛泽东同志笔力遒劲的题词刊登在《新华日报》醒目位置上:“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2025年4月,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将该线索逐级交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普陀区院)办理。在省、市检察院指导下,普陀区院通过实地勘查、调阅史籍、咨询专家等方式开展调查。经查,辖区东极镇青浜岛“小孩洞”是距离“里斯本丸”号沉没地最近的陆地,384名英军战俘被营救上岛后遭日军地毯式搜索,仅3名英军战俘依靠藏匿于“小孩洞”躲过搜索,得以向世界公开日军虐待、杀害英军战俘的暴行。“小孩洞”作为可靠隐藏地,是中英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见证。但截至调查时,“小孩洞”尚未纳入文物名录,无准确原址的官方文字、图片记录,无现场警示、防护围栏,伴随一系列自然、人为因素影响,其准确原址及其原貌存在毁损、灭失风险。
从“在最短时间内点亮了万家灯火”到“历时17天,救灾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党员干部带领群众争分夺秒、全力救灾,推动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