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一中八年级学生缪濡骏称,剧中所演绎的亲情、战友情让他印象深刻,同时战士们坚守岗位的精神让他深深体会到戍边战士的艰苦,“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珍惜亲情,努力学习、刻苦奋斗,长大后为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王文涛表示,中方愿同新方一道推动全球治理倡议落实,加强区域合作,高质量实施中新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如期签署,办好2026年APEC会议,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现在每天能收松塔四五十吨,我们20多名工人一边收一边加工,预计能收到9月末。”老段告诉记者,偃松仁来自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偃松,偃松子3年才成熟一次,是世界上结子时间最长的树种之一。相比普通松子,偃松子价格较高,更为珍稀。
旅游规模的扩大得益于两国政策的支持。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俄两国元首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早在2012—2013年,中俄就互办了旅游年。2024年5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出席2024—2025“中俄文化年”开幕式,中俄旅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9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外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外国游客在华办理住宿登记、支付、通信、获得语言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度显著提升。两国航空公司还通过加密部分航线、提升航班频次以满足两国旅客出行需求。据俄方统计,2024年10月底至2025年1月底,中俄间固定航班执飞班次达4600余次,平均每周380余次。签证政策、入境管理、旅游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等一系列利好,令双向人员往来通道更加顺畅。
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伊万·奥夫相尼科夫说:“我从抖音知道这个活动,第一次参加河灯歌节非常开心。”现代科技的精准操控与千年民俗的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引得国内外游客与市民惊叹不断。
峨眉山含“武”量极高。在山顶平台,武术表演引来围观游客阵阵喝彩,表演者用棍、用枪,展示武术技巧;在游客口中,这里是武侠世界的现实映照,童年在上海生活的美国游客Harry Zhu,能够说出“周芷若”这一角色为峨眉派弟子;在网络上,峨眉武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凌云收获千万粉丝,“峨眉派女子功夫团”掀起武术热。
几年前,谢帮银主动向县文联寻求支持,请当地作家创作了3部现实题材的新戏——《礼金》《亲家亲母》《我是宪法宣传员》。这些剧目以木偶为载体,折射当下社会生活,使得表演既保留传统韵味,又与时俱进。谢帮银深信:“木偶要能讲述新故事,才能走进当代观众心里。”
回忆起那些经历,钱格觉得自己经常从她的客人身上感受到很多美好,“我跟她(们)不仅仅是一个买卖的关系,因为所有的买卖关系归根结底都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