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要求,要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水平。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加大“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提质升级。合理保障外贸企业融资需求。加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监管与风险防范。
据了解,作为中国内地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前海合作区率先试点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总量管理、跨境理财通等政策,新设QFLP基金规模占深圳九成以上,QDIE(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额度占深圳市八成。新加坡星展银行增资近16亿元入股深圳农商行。区内企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外资企业通过跨境资金池降低运营成本超40%。
不止一位一线科研人员向半月谈记者讲述了他们感受到的减负“温差”,一面是政策大力倡导为科研人员减负,另一面却是部分管理部门为求“合规”不断加码要求。
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
人文经济学不仅要将人文和经济同步纳入研究对象,更要着力考察两者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范式和双向转化的机制。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虽然都是综合国力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在人文经济形态中表现为“双强”,但是,如果双方处在彼此孤立状态,没有形成内在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关系,那么这也不是有机的人文经济形态,也不会发生本质关联的规律性效应。因此,理解人文与经济的彼此关联和互动方式,我们既要坚持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对于人文的基础性决定作用和人文对于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的基本原理,又要创新深化理解两者关系,将之放置在矛盾双方既相互区别,又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并相互转化的关系中加以考察。因此,我们判定和识别一个城市和地方是否存在着人文经济形态和是否存在规律性效应,不仅要看双方是否呈现“双强”的共同繁荣状态,还要更深入地考察双方是否发生内在的交融互动关系,创造了何种有效互动方式。为此,人文经济学要着力打破将“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看作两个彼此分离、独立在场的固化要素这一传统观念藩篱,在两者如何发生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新关系新范式新样态上加以重点考察。在这一考察中,“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双向转化机制就成为人文经济学内在规律重点关注和表达的对象。因此,不断优化、充满活力、全面发展的人文经济形态,肯定内在地包含着双向转化的机制。这一机制就是人文经济形态的规律性效应机制。只有通过这一机制,文化软实力才能成为经济硬支撑。
针对球迷团体出行规模大、时效要求高的特点,铁路部门调度运力,在密集的运行图间见缝插针,增开各城市直达专列。6月14日,长三角首趟“苏超”球迷专列——南京至淮安东G9253次列车开行,800余名南京球迷率先体验了“高铁+大巴”的无缝接驳。随后,苏州至连云港、淮安至连云港、徐州至泰州等方向的专列相继开行。(完)
例如,某老牌水泥企业于今年3月份宣布拟全资收购一家机器视觉企业,以期借助后者的技术向AI与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而被收购公司也能依托资本市场平台,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自身技术在制造业场景中的进一步落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