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在出席演出招待会时表示,音乐无国界,上海民族乐团以竹笛、琵琶、二胡、唢呐等中国乐器为媒,不仅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同时传递文化对话的精神。愿中澳友谊通过音乐、艺术和共同的人文精神不断得到深化。
25年来,老师们像红柳一样扎根在且末,不仅改变了且末的教育面貌,更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尽的生命力。9200多名孩子圆梦大学,其中500多人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更有一批批学子步入工作岗位,成为建设祖国的新力量。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如今的且末,交通便捷,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走进了课堂,一代代学子青年对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力与传承从未改变。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契机下,当地政府创新实施的“政府+企业+村集体”合作模式,引入社会力量持续投入,规划设计先行,在“文化引领、公益赋能”的理念指引下,这个空心化现象严重的700年古村,重新焕发出生机。
杨欣钰是湖南一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也是该校红色话剧社的一员。在沉浸式大思政课中,她扮演的是来参加征友的中南女校的女学生。对她而言,这样的机会十分珍贵——不仅能够锻炼自己、更深入地理解历史,还能以更生动的方式,帮助更多年轻人了解红色故事。“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真的成了一名当年的进步青年,也经历了一段热血沸腾的青春岁月。”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自人民治黄以来,在一代代治黄人的接续奋斗下,黄河早已从“害河”变为滋养一方的幸福河。
据介绍,“同心奖”专门激励北大党外人士在参政议政中的重要贡献,涵盖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优秀成果(集体、个人)等奖项。评选条件中明确,获表彰对象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024年,这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25年获评“全国最美教师”。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各族人民的信任成为他们不竭的动力。
采访时,一位老人说,希望日子能一直幸福下去。高原之上,每一步都是攀登;每攀登一步,都是向着梦想的跃升。一代代奋斗者接续拼搏,定能为雪域高原带来绵延不绝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