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斯堡郢趣园是武汉在两市结好后赠送的礼物,按武汉郢趣园1:1复制,以榫卯结构搭建后拆解打包,漂洋过海运抵德国。自1988年开园以来,这座占地5400平方米的古典园林已成为德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窗口。武汉还曾于2021年至2022年配合杜伊斯堡完成对郢趣园的修缮并重新开放。杜伊斯堡市长索伦·林克表示,郢趣园至今仍是当地市民喜爱的文化瑰宝。
初秋的四川乡城顶贡大草原,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绿意未褪,成千上万块光伏板顺着地势铺展,给高原穿上一袭银甲,在湛蓝天空下熠熠生辉。在1.8米高的光伏板荫庇之下,牧草长势更旺,牛群踱步啃食青草。这一“上面发电、下面放牧”的“牧光互补”景象,正是当地推动清洁能源与高原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海南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持续推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通过扩充单向认可境外职业资格清单、出台人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资助办法、举办国际青年英才海南交流会、推动省内各市县开展外国人工作许可互认等系列举措,逐步构建起与国际接轨、体现中国特色、符合海南定位的国际人才服务管理体制。
现代化厂区内,新能源汽车整齐排列;厂房屋顶上,铺着一片“蓝海”——总面积超40万平方米的15万余片光伏组件,为企业生产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绿电。
如今,武汉的印记已融入杜伊斯堡的城市生活:街道有“武汉路”,市政厅最大的会议室名为“武汉厅”,“中国武汉号”城际列车穿梭往来。在一年一度的趣味龙舟赛上,“武汉号”“江豚号”“热干面队”等武汉特色队伍更是常客。林克称,杜伊斯堡可谓“中国城”。
面向未来,按照规划,到2035年,长江经济带将全面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中国经济也将继续伴着这条母亲河,行进在更加宽广稳健的高质量发展航道上!
宣讲会上,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局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毓辉用英语作海南省情和国际人才政策介绍,向国际人才重点推介海南自贸港开放的制度集成创新体系、优渥工作生活环境、“4+3+3”现代产业体系和国际人才来琼工作开放便利举措,包括出入境便利、个税优惠、国际人才引进项目等国际人才关心的问题,并在现场与国际人才深入交流。
1941至1942年,侵华日军多次向常德投放鼠疫细菌,数万百姓饱受病痛摧残。1997年8月,常德细菌战受害者和家属,与来自细菌战另一重灾区浙江的相关人士共同组成原告团,起诉日本政府,开启长达10年的跨国诉讼。时至今日,常德市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协会仍然坚持以民间活动的方式,呼吁日本政府正视历史,承认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