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从白天广场阅兵到晚上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实际上是用1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串联起一整部抗战的史诗,是用有机连接、一直贯穿的仪式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面向全世界再次郑重诠释: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胜利与和平属于全人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毅然肩负抗日救国的光荣使命。从组织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到持久发展抗日游击战争,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救中国于危亡”[1],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八路军、新四军等成为抗日战场上的坚强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自身建设、领导能力同抗战必胜的使命相适应。在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从巩固政权到开展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党的领导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为战胜前进险阻、赢得最后胜利积蓄优势和效能。1945年,党的七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已经二十四年了,其间经过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这样三个英勇奋斗的历史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到了现在,我们的党已经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已经成了中国人民解放的重心,已经成了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中国的重心不在任何别的方面,而在我们这一方面。”[2]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长期考验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是我们坚定信心恒心、战胜困难险阻、开创胜利局面的根本。以史为鉴,方明所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接续开创,离不开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记忆中汲取强国建设的思想智慧,进一步深化党的领导对推进民族复兴效用的认知,筑牢中华儿女同心向党、永跟党走的历史自信和精神主动。
在阅兵式现场的多位台湾同胞都告诉谭主,当现场提到“统一”时,周围观众的强烈情绪深深感染我,“我都感觉腰杆挺得更直,对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心也更强了”。郭芸廷向谭主分享现场感受,大家挥舞国旗、自发鼓掌欢呼让我直观体会到,“民族复兴”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景。《中国时报》董事长王丰表示,“两岸同胞都将国家统一、民族复兴视为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在场台胞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统一必胜、“台独”必亡。
回想抗战伊始,当时中国军队仅有200余架飞机能够参战,对抗10倍于我的日军战机。如今,飞过天安门上空的空中梯队,不仅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先进战机的水平,更昭示着中国军队捍卫和平的强大实力。
去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画出国际航空枢纽的蓝图,提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黑龙江是东北抗战的主战场。东北抗联共有11个军,其中有9个军诞生在黑龙江,改编后的3个路军均在黑龙江留下了战斗足迹。展览以历史发展脉络为序,分为“日本侵略与黑龙江人民的反抗”“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抗日武装”“依托游击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而斗争”4个部分,10个单元。
演出现场,全息投影技术在纯白的绢布上呈现抗战时期的腾冲面貌,观众席时而“飘雪”、时而“下雨”、时而“刮风”,骤然吹来的强气流模拟爆炸造成的冲击波,仿佛置身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