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生来讲,尤其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劳育的综合育人效果。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动教育的灵魂,其本质内涵是劳动价值观的培育,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教育学三大部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具有除谋生功能之外的本源性价值,体现在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实践过程,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人的类本质得以实现的实践过程,也是人的潜能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实践过程。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特别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个体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在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不懈努力中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至少6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至少近一半为妇女和儿童。不仅如此,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焦土战术”,系统性地摧毁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将超过200万加沙民众强制迁移到地中海沿岸的一小片所谓“安全区”内。已有许多专家和人权组织指出,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行为已经构成种族灭绝。
人文经济学强调人文铸魂、赋能经济,即人文对于经济要素的价值优先性和贯通性。为此,首先要打破孤立强调“文化软实力”而不触及“经济硬支撑”的传统狭隘观点。要从哲学意义上重新审思作为经济灵魂的“文化”规定已经不再限于原初精神文化层次,人文要素已经成为渗透和转化在全部经济实体之中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在于“文化强”,而且在于由“文化强”将人文经济路径对象化为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即“文化软实力”直接贯通为“经济硬支撑”。人文经济学具有铸魂、赋能经济的主要功能:一是深厚的人文价值底蕴对于经济发展的环境和平台支撑功能;二是文化创意、文化境界具有对经济品质的提升和价值溢出功能;三是人文新目标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定向功能,看经济发展究竟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享有;四是人文新动能,凸显出人文要素在全要素生产率中的主导作用;五是人文新赛道的布局功能,解决传统丛林法则支配下的赛道弊端,打造新的企业治理范式、新的市场范式、新的政府公共治理范式等;六是人文新规则保障功能,可以让经济形态在新的规则轨道上运行,以制度保障人文新赛道的顺畅运行;七是人文新样态的创新功能,让未来的人文经济新形态更美好。总之,人文经济学强调以文化人、以文兴业、文化赋能,同时发挥经济发展丰富文化内涵的转化作用。我们正处在一个以创新为动力的伟大时代。人文经济学的规律性效应,就是主张将文化的原创力当作本体,而把人文经济实践当作“应用”,在规律性全链关系上明确人文要素作为本体对于人文经济的引领性、决定性和贯通性作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赵秀池建议,应该通过加强宣传,让出租人、承租人和中介机构自觉遵守各自的规范义务,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通过示范合同和合同备案管理,明确押金相关规定;通过租赁信息平台,强化承租人的反馈和举报机制,对违规行为及时曝光;建立政府监管账户,实现租金和押金的监督管理。
数据显示,截至7月,美国企业已宣布超过80万个私营部门岗位削减,创下2020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其中,科技行业成为“重灾区”,累计裁撤近9万个岗位,同比激增36%。
优质供给是激发人们出游热情的关键。各地区各部门紧跟文旅消费需求新趋势,持续提升传统业态,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商业、农业等加速融合,推出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产品。
6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被开除党籍,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