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中欧、中德存在文化差异,近年来时常出现认知错位。您常年在中国工作,见证了新时代中国的快速发展,是否遇到过文化差异?您得出了什么经验?
“现在生意越来越稳定,等到国庆假期,我打算把家人接过来,增加水果品类,进一步扩大摊位规模。”灯光下,他擦去额头的汗水,眼中充满对未来的期待。
今年7月,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在宁夏挂牌;当月,由哈萨克斯坦生态和自然资源部官员和农林专家组成的代表团来到宁夏参访考察,实地了解当地防沙治沙技术经验。哈萨克斯坦生态和自然资源部林业及野生动物委员会副主席马克萨特·叶列梅索夫表示:“中国在治沙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钦佩,尤其是草方格技术、耐旱植物选育及沙区特色产业方面的创新举措,值得我们借鉴。”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营商环境是培育市场主体的沃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建立统一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极大激发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十四五”以来,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市场主体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此外,今年前7个月,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850亿元,同比增长51.3%,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提供了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资金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有效促进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和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汇聚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内,古建筑群庄严肃穆,经过修缮和整治后,更显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文创产品商店里,天宫藻井冰箱贴成了当之无愧的顶流产品,游客排队购买,只为将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带回家。
《通知》提出,要加大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拓宽可抵押林权范围,依法合规延长贷款期限,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提质扩面。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推动成立林权收储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开展林权收储担保服务。鼓励各地优化林权价值评估机制,制定统一评估准则,明确操作程序和收费标准,提升评估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强化抵押林权管理和处置,保护抵押权人合法权益。健全完善林权抵押登记机制,探索建立林业数据库和交易流转平台,规范有序推进林权市场化交易。
蒋火华表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认识到,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同人民群众对美丽河湖的期待还有差距,水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