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们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多项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四梁八柱”基本建立……
“六祖思想蕴含的平等、自信与和谐观,穿越千年仍具启迪意义。”广西来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孝斌以象州人身份动情阐释。他指出,惠能大师“明心见性”的智慧通过摩崖石刻与书画笔墨生动呈现,为快节奏生活中的现代人提供精神参照。十年来,广西学界对本土六祖文化资源的挖掘已结出硕果,此次展览正是“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鲜活实践。(完)
历经三代蒙古大汗轮替后,第四任大汗蒙哥关注的重心始倾向于南宋。蒙古帝国西部是朮赤-拔都系的势力范围,拔都汗的影响力要超过大汗蒙哥。蒙哥派遣大弟忽必烈向南攻宋,次弟旭烈兀则领军往中亚、西亚方向突进。虽然相关史料显示两位皇弟出征配置的军队数量一致,但显然蒙哥对忽必烈进取方向的重视程度要高出几分。蒙哥灭宋的态度很坚决,不仅命忽必烈征宋,之后更是御驾亲征,更加凸显他对于攻取南宋的极端重视。因此,我更倾向于认为蒙哥时代而非窝阔台时代,蒙古对于统一中国的意图出现大的变化。
哈塔姆查利表示,此次展览展现了尼中两国深厚的文化纽带。两国艺术家借助画笔表达心声,以艺术代替语言对话。希望展览进一步深化尼中艺术与文化交流,推动更多创意合作。
2025年,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十年时间。站在这样一个年份,更加需要深刻洞察发展大势,更加需要抓好顶层设计、擘画清晰蓝图。
我一直倾向于避免将“统一中国的战略”这种意识或观念置于北方游牧人群身上。我在书中梳理从匈奴到蒙古北方游牧政权南进的历程,主要就是想揭示北方游牧政权及其所建王朝对于南进的意愿其实并不强烈。将游牧人群塑造为必欲南进的典型形象,南宋可能是一个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时代。1210年代中期,南宋面对蒙古在北方强势崛兴并肆力攻金,就是鉴于之前苻坚、太武帝与海陵王这几位帝王南进历史所生发出的一种警觉意识,认定蒙古肯定会灭金且在此之后也必定要南下攻宋。宋人的这种观念对后世的历史叙述有不小的影响。
在许子东看来,中国人读外国文学有三层楼。第一层楼,是中国最早接触西方文学,包括《茶花女》《三个火枪手》《福尔摩斯》《飘》这样的作品;第二层楼,是被五四文学指引,鲁迅、郁达夫、郭沫若等,他们翻译了巴尔扎克、狄更斯、雨果、果戈理、还有屠格涅夫等等,批判现实主义,重情节、讲究内容,成为主流。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列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