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基础更加稳固。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山东是留学人员大省,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聚焦留学人员发挥作用这一关键环节,注重发挥欧美同学会的职能作用,创新打造“留学报国·智汇齐鲁”山东海归创新创业峰会工作品牌(以下简称“峰会”),为现代化强省建设广泛凝聚人才、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在“环阿尔泰次区域合作”机制下,阿勒泰连续多年举办环阿尔泰山冬季运动会,邀请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及蒙古国等周边国家毗邻省区代表团参加。今年1月的运动会特设古老毛皮滑雪项目,旨在宣传推广这里的古老毛皮滑雪,让更多人感受“人类滑雪起源地”的特色。
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对思政教育本质的回归与升华,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打破课堂边界,构建“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观,主动将广阔社会天地作为思政教育最丰富的资源库和最广阔的实践场,让青年学生脚沾泥土、目及天地、耳闻民声,才能实现从“认知认同”到“践行信仰”的升华,真正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思政教育只有深深扎根中国大地,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实现内涵式发展,真正培养出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先进的医疗设备引入,各级医疗机构不断完善,极大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作为新疆医疗事业发展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李军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70年来的变迁,“20世纪50年代,新疆医疗资源匮乏,超声设备几乎空白,许多疾病只能靠经验判断。”
青年思维活跃,需要精心引导和培养。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广大青年“四个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同时应当看到,当下部分思政课教学与青年群体需求、接受习惯之间还存在隔阂。比如,有的思政课教育不问年轻人所需,一味填鸭式灌输,实际教育效果不佳;有的思政课语言枯燥、内容空洞,没有对现实热点做出有效回应,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有的思政课只注重升学应试,没有做到价值认同传播,难以坚定理想信念。如何更有效地在青年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是摆在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思政教育需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经验,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思政教育质效,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是学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薛魁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 30 余年工作的行动指南。从参与 14 万吨乙烯装置建设,到助力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成为 “中国百年经典工程”,他始终冲锋在攻克难题的最前线。
招待会上,总领馆向为中尼友谊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颁发了“中尼友谊贡献奖”并且向“同心筑力 摆脱饥饿”慈善公益活动受助者发放了慰问品。当地华侨社团献上了舞狮、扇子舞等传统文艺表演,赢得现场嘉宾的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