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与“惠民保”和普惠保险相关的政策持续发力,多项政策措施已经先后落地。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普惠保险路径日渐明晰,商业医疗保险、相互保险有望在带病体保障、区域定制服务等领域不断创新,成为参与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
但刘娜并不认可南航的说法。她表示,在办理升舱服务时,南航的升舱产品说明中并未提及“更换机型”可能带来的风险及处理办法,其规则存在易混淆之处。
该短信上并未说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降舱。刘娜回忆说,她就此情况致电了南航客服,客服给出的答复是机型变更后航班没有明珠经济舱。
政策支持,发展动能有保障。当然,能把课堂开设到市场上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保障。德国政府给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充足的支持,使企业有动力、有能力、有持久的潜力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课堂”。比如,2020年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未来基金”方案,计划10年内为初创企业累计提供100亿欧元资金支持。2022年,德国推出首个全面初创战略,涵盖加强对初创企业资助、帮助初创企业吸引人才、改善服务于公益的初创企业政策环境等10项行动。2023年,德国又推出“未来研究与创新战略”规划,以基础研究为起点,构建覆盖整个创新过程的技术转移与创新生态系统。在资金支持方面,德国政府推出多个专项计划。有专门扶持初创企业的“未来基金”,有专门用于支持从事突破性颠覆性研究的创新企业的基金,也有专门面向快速成长企业的特别基金,全面助力创新型企业的“加速奔跑”,全力支持企业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阵地”。
政府变身“强力推手”。新加坡政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扮演着“强力推手”的角色。新加坡政府设立了“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由总理亲自挂帅担任理事会主席。与此同时,经费上的加持更让新加坡的创业教育如虎添翼,政府、社会企业、国家基金会等均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大量资金。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更是设立了专项大学创新基金,支持高校发起多种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不仅如此,政府还会对创业实践进行全链条的支持。有了政府这一“强力推手”,新加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快车道”上顺风疾驰。
原来,在高温酷暑天,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会面临多重威胁,如血液变“糖浆”,就像煮果酱时水分蒸发会变稠,脱水时血糖值会被“浓缩”形成虚高;肾脏“罢工”,正常情况下肾脏每天要过滤180升液体,脱水时这个清洁系统就会瘫痪;胰岛素“失效”,相当于原本能打开100扇门的钥匙,现在只能打开80扇;急症“埋伏”,就像油库遇到火星,脱水状态下随时可能引爆高渗性高血糖昏迷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