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参赞许兰、泰国高等教育和科研与创新部国际处处长拉撒梦、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校长柯纳功、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曼谷中心副主任王晓艳等出席比赛现场。
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加强。贵州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建立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线索处理处置工作机制,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典型经验;推进梵净山国家公园创建,世界自然遗产地达4处、居全国第1;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创建,累计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1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8个;协同推进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经验做法被列入《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2024》向全球推广;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省动植物物种数量和生物丰富度均排名全国第4,贵阳市、赤水市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
首届高等院校版画艺术展3日启幕,呈现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院校的版画创新作品。同时,603文创园印·刻非遗传承中心正式开园,成为非遗传承与艺术交流新空间。
7月4日电 国新办4日就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在会上表示,重大水利工程是江河保护治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升防洪减灾和供水灌溉能力,修复治理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将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机制跟着资金走,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的支持和改革力度,推动工程高站位谋划、高质量建设和高水平运行。
本次论坛还将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交流会,邀请相关政策制定者与会员高级别代表,围绕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开展交流;开展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研修院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等配套活动;举行中国传统文化展演,通过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展现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
灵山博物馆执行馆长秦伟平介绍,当前VR、AR体验与沉浸式艺术在文旅项目中的应用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这类技术通过增强互动性与叙事性,有效激活了文化遗产的现代表达。而数字技术也为博物馆及文化IP开发开辟了多维路径,如内容形态革新、体验场景延伸等。
忻州7月4日电(刘小红)4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山西行活动正在进行中。网络名人媒体一行在忻州市实地了解乡村蝶变、体验新兴产业、探访锻造之乡、鉴赏木雕古建等,感受“百变”忻州的独特魅力。
银川7月4日电 (记者 杨迪)7月3日14时至4日08时,宁夏灵武市和吴忠、中卫、固原三市大部出现降雨,114站累计降雨量超过10毫米,其中31站超过25毫米,最大累计降雨量出现在西吉县火石寨乡石山村为43.1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原州区官厅镇官厅村为21.3毫米/小时(4日06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