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荡地活》是安雯时隔13年再创作的全新图文集。书中精选近180篇随笔,130张私藏图片。2021年—2024年,跨越四年的静默时刻与日常之思,她以散句式表达,呈现朴素的顿悟:关于时间的轨迹、爱与痛的印记、柔软而真挚的心绪。面对人生中场的无常与变幻,失序与崩塌,她撕碎再重新拼凑自己。历经世事,在绝望的缝隙间盎然生长,安雯仍热烈、坦荡、纯真如初。
6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消息,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被开除党籍,涉嫌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朱家沟村位于山谷深处,沟谷里分散居住着8个村民小组共260户人家。为了摸清朱家沟的受灾情况,早晨5时20分,由武警、消防及兴隆县相关人员组成的约100人的队伍紧急集结,开始徒步向朱家沟村前进。
据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士褒扬和史料编纂部主任周光涛介绍,在陵园安葬的抗日英雄中,武迹沧、汪洋、韩明柱、黄骅等人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其中,武迹沧是济南人,与两个弟弟武中奇、武思平,被后人传颂为“武氏三杰”。
我们对蒙元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往往会有一种大棋认识:自成吉思汗时代以来,蒙古就有征伐世界的雄心,且有次第灭夏、金、大理、南宋而并一天下的宏图。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温海清教授长期从事元史研究,他在新出版的《混一戎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一书中,深入考察蒙元统一中国历史进程中诸多关键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境,对传统历史叙事进行反思与研究。他认为,蒙古的世界征伐并非出于成吉思汗的规划,实由其子孙逐步推进而来,最终藉由编史者依当政者的思想、观念以及现实政治需要,加以叙事处理。在接受《上海书评》的专访时,他指出,在元史研究中应特别注意文献的倾向性叙述立场。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侨乡鲜卑文化具有极为鲜明的特色。我们将以数字化技术赋能霄南古村文旅发展,通过前期调研、模型制作、空间建面和线上布展等,打造‘霄南e游’,助力侨乡鲜卑文化遗产走向海外。”陈少炜说。(完)
我一直倾向于避免将“统一中国的战略”这种意识或观念置于北方游牧人群身上。我在书中梳理从匈奴到蒙古北方游牧政权南进的历程,主要就是想揭示北方游牧政权及其所建王朝对于南进的意愿其实并不强烈。将游牧人群塑造为必欲南进的典型形象,南宋可能是一个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时代。1210年代中期,南宋面对蒙古在北方强势崛兴并肆力攻金,就是鉴于之前苻坚、太武帝与海陵王这几位帝王南进历史所生发出的一种警觉意识,认定蒙古肯定会灭金且在此之后也必定要南下攻宋。宋人的这种观念对后世的历史叙述有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