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吉林省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构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吉林省西部风光资源丰富,如今,这里正加快成为全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高地。在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不久前投产,首期示范项目年产5万吨绿色甲醇,可作为绿色燃料用于国际航运。在大安,今年投产的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在解决绿电消纳的同时,生产的绿色合成氨还能应用在化工、交通、电力等领域。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
研究发现,有瘢痕疙瘩家族史的人,特别是母亲有瘢痕疙瘩的,自己打耳洞后出现瘢痕疙瘩的风险会更高。另外,如果他们首次打耳洞是在 11 岁或之后,那么形成瘢痕疙瘩的几率会尤其的高,达到 85.7%。
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在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左右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和8.3%。
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管,坚决遏制串通投标、弄虚作假等破坏公平竞争的行为,对于促进民营经济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对“招投标”的监管必须严格限定在法治框架内,涉企行政执法更要恪守合法、适当原则,坚决杜绝以“监管”之名行“乱处罚”之实。该案中,行政复议机构明确了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第二项相互串通投标的适用范围,通过厘清“前期注册行为”与“具体投标行为”的法律性质差异,有效避免了行政机关对法律条款的扩大化适用,依法纠正了行政机关执法偏差,维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行政复议机构通过“个案监督+类案规范”的模式,推动20余件同类案件的妥善解决,避免了不当行政执法对营商环境的持续性损害,实现了类案规范的监督效果。
“法无授权不可为”是行政执法机关应当恪守的基本准则,行政机关开展行政备案必须严格依法,不能随意创设条件或程序,不得减损经营主体权利或者增加经营主体义务。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坚持依法行政,在开展执法活动时应当避免或者尽量减少对民营经济组织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该案中,行政复议机构在行政复议调解会上聚焦争议焦点,明确指出行政机关要求“先处罚再备案”实质属于违法增设备案条件,通过行政复议内部监督推动相关部门自行纠正违法行为,取消了企业竣工验收备案的不必要限制。同时,行政复议机构将符合受理条件的信访事项纳入法定复议渠道,使这一持续多年的信访问题得以依法化解,不仅高效解决了企业困境,更为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优势破解信访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她希望,民进浙江省委会不断巩固在衢老阵地、开拓新阵地,在深耕细作医疗、教育、文化等传统优势领域服务的同时,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创新“人工智能+”等模式,深化提升专家工作站、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等项目,并且围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科技转化等方向,主动探索增强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完善评估反馈与跟踪机制,并且将实践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转化为参政议政的重点议题,深入推动问题解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