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满载3614吨煤炭的83277次列车从靖边东站驶出,一路南下开往湖北省襄州北站,标志着浩吉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发运货物列车突破80000列,累计运输货物达到4.35亿吨。
近日,在国家医保局召开的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投资专场)上,袁清慧的这个分享引发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共鸣。工银瑞信研究部联席总经理、投资总监赵蓓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的创新药权益输出国。2024年,我国药企完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交易金额超500亿美元,而这个交易数额今年上半年就已达到480亿美元,增长势头迅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杨帆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现在一些国外医生来中国开学术会议时,会表达出对中国医生的羡慕。
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是南非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也成为中南职教合作的重要内容。近5年来,中企与南非多所院校联合开展大数据、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专业人才培养,培训规模超过1500人次。依托中企在南非承建及运维的风电、光伏等基建项目,中南建立职教领域校企合作机制,不少中企提前“预订”南非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项目实习及派遣赴华进修等形式持续培养南非技术人才。
建立需求对接机制。高校需主动构建“双向互动”的需求对接机制,推动实践内容与地方发展需求同频共振。一方面,建立常态化需求摸排机制,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组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专项联络岗位,定期收集地方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实际需求,形成动态更新的“实践需求清单”。另一方面,结合高校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对需求清单进行筛选与整合,将地方需求转化为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实践项目,避免实践内容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此外,应建立“需求—项目—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实践后的效果评估与地方反馈,动态调整实践内容,形成需求对接的持续优化循环,确保实践教育始终服务于地方发展实际。
“希望大家给我耐心,我会再接再厉。”陈圆将也知道要脚踏实地才能积累赶上前辈们的能量,就如他此前所说,“领奖台下来,我觉得就要从零开始,在高栏上面我的缺点还是有很多,还是需要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追赶我身前的那些大哥们。”
2006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的陈圆将,11岁左右才开始正式接触跨栏训练。据报道,2017年,因为出色的身体条件,陈圆将在亦师亦友的师兄谢文骏的推荐下,进入闵行区少体校练习跨栏。而陈圆将在跑道上跨出的第一个“令教练满意的栏”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他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在跨出第一个教练满意的栏之前,光基础起跨动作我就训练了4个月。”
上海市黄浦区创新推行食堂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建立覆盖采购、库存、消耗的标准化数据台账,实施“周小结、月分析、季研判”动态监测。推广智慧预订系统,依据实际需求精准指导食材采购与备餐,大幅减少预估偏差导致的浪费。全面供应“小份菜”“半份菜”,满足差异化需求,创新探索食材边角料再利用模式,如西兰花根制酱菜等,有效降低厨余产生。通过多部门协同制定标准、数据共享、经验交流形成监管服务合力。
在许纪霖看来,许倬云、张灏、林毓生等那代台湾学人和今天的台湾学者不大一样。“前者都是从祖国大陆来到台湾,在台湾成名成家,后又长期赴美研学访问。他们身上都保留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传统,所谓‘家国天下’的情怀,有非常宏大的视野。特别是许公和张灏先生一样,思考的都是人类命运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