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欧盟中国商会在去年底发布的报告显示,中企对欧盟营商环境的评分连续五年下降。在这样的形势下,您觉得在欧中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商会为帮助企业应对这些挑战采取了哪些措施?
一是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完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二是坚持创新发展AI技术和深入推进AI行业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添薪蓄力。三是坚持分级分类和敏捷治理,加强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大力推动普及人工智能素养。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和“智能向善”,凝聚行业、企业、科研、院校、社会等各方力量,推动国际合作共赢。
厦门7月31日电 (林永传 李凤灵 蔡抒音)7月31日,一批价值约20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飞机客舱座椅抵达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经厦门海关监管后第一时间运往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用于境外航空公司委托的客舱改造项目。
澎湃新闻: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欧洲开始反思依赖美国所付出的代价,有观点认为这为中欧加强合作提供了契机。在您看来,中欧可以如何合作,降低单方面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或者说加征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从拼体力到拼智力、从满足需求到引领需求,做好创新、升级、市场三篇文章,中国制造将接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表示,7月份,受雨季影响,建筑活动增速有所放缓,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下降,但仍在50%以上。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居民购物、出行、郊游和文体娱乐相关活动均有良好表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均超5个百分点,居民线上线下购物消费活动趋升;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暑期出行趋于活跃。景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跨国企业密集落子,是新区开放活力的另一明证。世界知名化工企业巴斯夫牵手杉杉新能源在新区成立中德合资企业,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巨头德国舍弗勒助力长沙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第一城”,德国卓伯根集团在洋湖打造集卓伯根MALL、德国风情街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中欧建立了稳定的经济与贸易对话机制,有效化解摩擦,增强互信,为企业创造了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其次是产业结构高度互补。欧洲在高端制造、绿色能源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传统优势,而中国在产业规模、供应链整合与消费市场拓展方面表现突出,这为双方在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三是企业层面的主动参与与双向投资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欧企将中国视为战略市场,同时中企也积极融入欧洲市场,拓展研发、制造和本地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