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1年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到1945年取得抗战胜利,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付出3500多万军民伤亡巨大代价,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如此沉痛的牺牲,是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实证。
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之举。城市发展动力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城市之间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但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设缺乏特色、风格单调,出现“千城一面”、产业同质化等现象。如果都集中在几条赛道上,各地不仅难以施展所长,还会带来资源浪费。应当看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风貌,这是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因素、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长期积淀形成的。找准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做到“因风吹火,照纹劈柴”,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错位发展,才能增强城市发展的动力活力。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就要推动城市发展动力从过去依赖传统要素驱动向依靠特色优势驱动转变,更加注重特色发展。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积极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各展所长,能够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并形成城市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局面。
反垄断法在颁布15年后迎来首次大修,第三次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审查全覆盖;制定了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定等12部支撑法律实施的配套规章……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破除地方保护、维护统一大市场的一系列更加健全的制度举措。
米尔济约耶夫表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彰显中方对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勇毅担当。乌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感谢中方长期以来为乌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给予的宝贵支持,愿同中方一道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深化各领域合作,深入推进两国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祝贺中方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中国轮值主席国工作富有成效,有力提升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国际影响力。乌方完全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这一倡议契合全球治理需要,体现了深邃战略眼光,乌方愿同中方共同落实这一倡议,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中塔各领域交流增多。医疗卫生方面的技术、经验交流改善了塔吉克斯坦民众的医疗环境。”闫晖介绍说,2024年塔吉克斯坦华人华侨联合会青年协会组织30余名当地医生到中国交流学习,除医疗技术和经验外,他们还将中国见闻带回当地。闫晖表示,她也对《宣言》中提及支持进一步加强青年合作十分期待。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强调,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坚定不移,一以贯之。为此,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了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称,他重点关注了全球治理倡议中“倡导以人为本”和“注重行动导向”相关内容,因为全球治理的成效,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普通民众身上并体现实际效果。他表示,期待未来在全球治理倡议下,中国向世界贡献更多全球公共产品,并通过这些公共产品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给各国人民带来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