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州,98岁的抗战老战士欧光其在家人的陪伴下观看阅兵仪式,心潮澎湃。“当年打鬼子,我们只有三支枪,手榴弹还是自己制造的,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保护祖国。如今新型坦克、歼击机、无人战斗机等先进装备护航盛世,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拼出来的。”欧光其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啊,别把安稳日子当寻常,我们的好日子源于党的坚强领导,未来的路更要紧跟党中央。希望年轻一代珍惜当下、感恩奋进,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用实干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荣光!”欧光其1927年6月出生于广东中山。1944年3月,17岁的欧光其加入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桂山抗日游击队,被编入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运力调配更精准。为匹配开学后激增的通勤、通学客流,轨道交通在运力调配上下足功夫。在开学重点日期间,不仅延长早晚高峰保障时间、加密发车间隔,还在各线路车辆基地储备充足备车与司机,随时待命上线;同时密切监测客流变化,遇大客流车站时,灵活采取加开临客、延长高峰运力投放时长等措施,动态缓解客流压力。
“太兴奋!太刺激!尤其是降落伞打开那一刹那体验最独特!”“α世代”男孩宋斯沫十分兴奋,一路小跑着说。他的母亲分享道,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自己很愿意为孩子这种“体验溢价”买单,这是成长的“勋章”,也让孩子对“人生可能性”充满探索欲。
(李建广、潘俊强、胡婧怡、姚雪青、李亚楠、张腾扬、张丹华、黄超、亓玉昆、李龙伊、徐雷鹏、王珂、王梓、何昭宇、张祎坤参与采写)
笔者搭乘北京市地铁五号线,一路来到张自忠路站。站台里,矗立着一座张自忠胸像:张自忠将军一身戎装,神情坚毅,下方刻着他的生卒年份:1891年至1940年。张自忠,曾先后参加过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在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牺牲的军衔最高将领。周恩来曾评价他:“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没治理前,‘阎王鼻子’的沙漠就像一座座拦路的大山。如今沙丘平了,草方格整整齐齐,绿树成排,生态好了,咱日子过得也舒坦。”站在黄河岸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民众李海兵望着眼前的景象,语气里满是感慨。
“香港抗日一家人”后人、香港首个抗战纪念馆——香港沙头角抗战纪念馆馆长黄俊康对记者表示,罗竞辉老战士是沙头角南涌罗屋村人,也是他的远方表哥。“罗竞辉等3位现场观礼的老战士,是拥有悠久爱国传统的香港市民的骄傲。他们受邀现场观礼,也代表了国家对港九大队老战士的关爱。”(完)
一首《大刀进行曲》的嘶吼,藏着我军最刻骨的装备记忆。抗日战争初期,我军武器装备极度匮乏,许多连队甚至“三个战士共用一支枪”,剩下的握着大刀、长矛,在装备悬殊的绝境里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