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监测与通信领域,浮空艇团队成功研制中国首套船基浮空艇装备,并在中国管辖海域完成多轮演示验证。该装备搭载的专用通信基站,可实现长期演进信号(LTE)超数千平方公里范围覆盖、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号(AIS)超200公里以上距离接收及求救信号(SOS)超100公里距离接收,为中国智慧海洋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决议还允许巴勒斯坦官员通过视频连线或预先录制的方式向其他高级别会议或联合国会议进行发言。决议强调,相关安排仅适用于第80届联大期间。
鸡西本土的独唱《身在最北方》、《象王行》等歌曲融入黑土特色,让两地文化碰撞出“各美其美”的火花。来自西藏昌都的黑龙江技师学院学生洛松达瓦与家乡艺术家共演《游子吟》,他激动地说:“今天特别激动,能和家乡艺术家同台,表演民族艺术。”“此次非常荣幸能来鸡西,我们带来了农区、牧区、林区的传统歌舞,希望为鸡西群众献上文化盛宴。”日喀则民族艺术团舞蹈演员扎西加措道出演员们的心声。
团队历时3年攻关,实现充气效率与安全双升级。在浮空艇部署初期,需要将大量的高压氦气从储气罐快速充入艇体内,这一过程会对艇体材料产生冲击、影响浮空艇安全,高分贝噪音还会对操作人员带来听力损伤。经反复试验,团队创新研发出“硬式充气口”专利技术,采用特殊结构设计与缓冲材料,既降低高压氦气充气时的噪音、避免操作人员听力损伤,又缓解艇体材料振动,实现充气口附近“无人值守”。
通过搭载气象、环境、地质等多种科学观测载荷实施升空探测,浮空艇累计获取海量高质量观测数据,为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论证、过程研究与成果转化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有效助力青藏科考领域的科研突破。
北威州第一副议长施梅尔策致辞表示,中国节是一场友谊的庆典,是相遇的盛会,更充分展示了文化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正是北威州各界人民和谐共处的鲜明特质。
中国科学院空天院正高级工程师、浮空艇团队负责人张泰华介绍说,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之誉。在第二次青藏科考“亚洲水塔动态变化与影响”任务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所属多个研究院所紧密协作,自主研发出“极目一号”浮空艇和观测载荷,并经过持续迭代升级实现新突破。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