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帮扶超过68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拓展。
治理的触角还延伸到地质创伤的修复。2024年7月22日至24日,武都区遭遇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性降雨,持续暴雨冲毁了国道多处路段,泥石流裹挟着石块阻断交通,桥梁被洪流冲击得斑驳不堪,路基在浊浪中塌陷——当地居民的日常出行一度陷入困境。转折发生在2025年,全段3批14个项目接连获批,国道灾害防治、水毁修复及省道养护工程同步加速推进,重型机械在工地上往来穿梭,新浇筑的防撞墙如铜墙铁壁般守护着路面。
一是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助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三品一标”,提高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水平,深入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丰富优质供给,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三是持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大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做强乡村文化市场,丰富消费场景,吸引城市消费向乡村延伸;四是不断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重点市)和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提升生鲜农产品消费品质;五是加力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扩大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助推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
据悉,该活动不仅吸引了周边居民参与,还汇聚了来自巴西、意大利、葡萄牙等国的外籍人士。“大家的思想越来越开放。我希望未来能组织更多类似活动,让其覆盖更广,不仅为本地居民,也为在成都生活的外籍人士带来别具特色的文化盛宴,在不同国家与文化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周力诚说。(完)
北京7月29日电(记者 邵萌)进入7月下旬,我国北方多地开启多雨模式。23日以来,内蒙古、河北、北京等地局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出现破纪录的强降雨。
27日下午,记者观察到,消防、公安、武警、交通、通信、电力、医疗等救援队伍从多个方向深入受灾地区。由于道路被洪水和淤泥阻断,车辆行进困难,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采取徒步的方式艰难前行,尽快抵达受灾村庄,解救被困群众。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预计2025年“七下八上”期间,内蒙古东部和西部、黑龙江西部、辽宁大部、北京、天津、河北东部、山东北部、福建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广东、广西大部、海南、甘肃中部、青海东北部等地偏多2~5成,上述地区可能发生极端强降水过程,并可能引发洪涝灾害。预计华北雨季于8月下旬结束,时间较常年(8月17日)偏晚,雨量较常年偏多2~5成。(完)
在南北山绿化工程贡嘎段11号片区,西藏森拓雅实有限公司总经理金辉望着漫山新绿回忆道,“从前,这里风沙肆虐,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连飞机起降都成了难题,许多航班因无法降落被迫返航。而如今,风沙减少了一半,雨水也逐渐丰沛。”